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初唐小閒人 > 第119章 輿論反轉

第119章 輿論反轉

-

涼月初生風滿林,千騎狂奔的威勢踏破了關西的寧靜。出了鹹陽範圍,渭水的河道便肉眼可見的變窄,隴西渭州,便算是以渭水之源而得名。天色矇矇亮,李世民駐足岐山太公廟,下令麾下千騎在此休整兩個時辰。太公廟,顧名思義,祭奠的正是那位開創周朝天下八百年的兵家鼻祖薑尚薑子牙。大唐以武立國,李世民更是以戰功起家。到了太公廟前,自然要瞻仰一番這位古之先賢。至於為何說是瞻仰,而不是祭奠,則是因為李世民的身份是君,而薑尚是臣。自古以來,隻有臣祭君,還冇有君祭臣的先例。李讓手捧信香陪著李世民走進廟宇,守廟的廟祝急忙上前見禮。“見過二位貴人,貴人可是要為太公上香?”廟祝不敢和為首的李世民說話,畢竟門外千騎不是吃素的。所以他問話的對象隻能是落後李世民半米距離的李讓。李讓點點頭,舉起手中粗大的信香示意了一下,廟祝便很有眼力見的退場了。像這樣的貴人,自然是看不上廟中粗糙濫製的香燭。但貴人一向出手大方,就算不買廟中的香燭,留下來的香火錢依舊足夠廟祝過上一陣好日子。李世民負手看著大殿之中的薑太公泥塑。李讓上前一步,將手中粗大的信香點燃,插進香鼎裡,又默默的退回李世民身後。李世民頓足半晌,這才轉身走出房門。廟前的廣場之上,親衛們已經搭好一頂規模不大但奢華至極的帳篷。待李世民鑽進帳篷,一群便衣打扮的宮人便迅速守住帳篷的四角,另一群宮人則是開始搭建灶台,將從宮中取出來的各類食材一一取出,開始為李世民準備膳食。李世民有帳篷住,其他人可冇這麼好的待遇,隻能各自尋地方開始小憩。李讓找了一個角落,從戰馬上取下一塊毯子鋪上,靠在角落裡沉沉睡去。這一次李世民算是微服私訪,除了少數幾個心腹之外,基本上冇有人知道李世民此刻已經到了岐山太公廟。與此同時,大唐北方各大城市也隨著太陽升起,開始了這不同尋常的一天。為何說不同尋常,隻因今日各大城池之中多出來許多此前從未有過的叫賣聲。“號外號外,大唐人民日報正式發行,走過路過彆錯過,隻需一文錢一份......”“新鮮出爐的大唐人民日報,時事政治,娛樂八卦,詩詞文章,應有儘有......”“賣報嘞,賣報嘞,新鮮出爐的報紙,隻需一文錢一份,一文錢,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卻能買到大唐所有的訊息......“昭應縣侯殺害孃舅真相為何,陛下遲遲不作迴應又是為何,你想知道真相嗎,儘在大唐人民日報...”此起彼伏的賣報聲,響徹了大唐各大城市的每一個街道。長安、洛陽、青州、河中、晉陽、涇州、渭州......一座又一座的大城剛剛自黑夜中清醒過來,此起彼伏的賣報聲便充斥在這些大城之中的大街小巷。尤其是書院,衙門,青樓,集市這些人員聚集的地方,更是每隔數百米就有一個垂髻童子手持一疊厚厚的報紙大聲喊叫。長安的街頭,無數的賣報小郎君穿梭在各個坊市之中,尤其以朱雀大街為最。幾乎每一家勳貴府邸門口都有一個垂髻的賣報童子守著。“報紙,賣報紙,昭應縣侯行蹤若何,陛下是否有袒護之心,一切真相,儘在大唐人民日報......”“走一走看一看咧,新鮮出爐的報紙,不好看不要錢咧......”聽見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神色匆匆的百姓停下了腳步,激揚文字的士子放下了毛筆,見利忘義的商人推開了美婢......“報紙,什麼東西?”一些百姓麵上露出疑惑之色。但許多讀書識字的人,在聽見報紙上有關於昭應縣侯殺害孃舅一事的真相之後,卻是紛紛慷慨解囊。一張一尺見方的報紙,還是用上好的竹紙印製而成,放在平日,一文錢買張這種品質的白紙都買不到,現在卻能買到整個大唐都在關心的真相。不僅讀書識字的士人們踴躍購買,就連許多不識字的老百姓,也願意掏一文錢,來湊一下這個熱鬨。不認字不要緊,可以找認字的人念給他們聽。同時,各州刺史府,各縣縣衙門口也張貼出來最新款的報紙。官衙門口的邸報台,有專門的文吏將報紙上的內容念給百姓們聽,所以此處聚集的人群也是最多的。然後,大唐炸了!不是從傳統意義上的炸了,而是人心炸了。百姓們知道報紙上的內容之後,眼珠子瞪得老大。士子們看完報紙的內容之後,內心燃起熊熊怒火。官員看完報紙上的內容之後,驚駭到血壓飆升。世家門閥讀完報紙之後,忍不住吐血三升,臉色灰白。“隴西李氏,畜生,畜生啊~”“李縣侯大義滅親,大快人心,大快人心。”“視數十萬百姓的性命如草芥,隴西李氏,他們怎麼敢,怎麼敢的?”驚呼聲,怒罵聲,痛哭聲,哀嚎聲,一時間不絕於耳。尤其是許多心懷正義之士,在看見報紙上那一個個血淋淋的數字之時,更是幾近暈厥。隴西李氏為一己私利掘開黃河,造成隴西各縣近三十萬百姓受災,死難的百姓更是高達四萬餘人。一個個數字被記載於報紙之上,堪稱是觸目驚心。“嗚呼,此等禽獸人家,有何臉麵標榜良善,國之不幸,民之不幸啊~”“蒼天啊,世上怎會有如此禽獸之家,上天啊,你睜開眼睛看看吧!”“吾等誤解李縣侯深矣~”“是某家是非不分,錯怪了好人,某家無能,隻願一死,以求喚醒我大唐千萬子民之良知......”報紙一經發售,便引得百姓哀痛,耄耋老者痛哭,士子更是羞愧欲死。所有人都冇有想到,被他們咒罵了這麼久的昭應縣侯,竟是無辜之人,而真正的凶手,卻以良善世家標榜。隴西,水患褪去之後回到家鄉重新開始生活的百姓們,得知水患真相之後,許多人便瞬間瘋魔了。尤其以死難者的家屬為甚,數之不清的百姓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耶耶,阿孃,你們死得好慘啊~”“當家的啊,你死得冤啊~”“我苦命的孩兒啊,我怎麼就攤上這麼一個主家啊。”“李氏,我和你們拚啦~”報紙一經發售,便在整個大唐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以隴西為最。時任渭州刺史的周目在刺史府攤開宣旨寫下:“隴西千裡地,百萬痛哭聲。”十個字,滿是血淚。輿論瞬間倒轉,稱讚李讓大義之聲不絕於耳。當初百姓們罵李讓罵得有多狠,此時對他的讚譽就有多高。崔氏與李氏豎起來大義滅親的人設,頃刻間就變成了對李讓的最高讚譽。隴西李氏和博陵崔氏在看完報紙之後,也是迅速做出應對。一邊遣出門生子弟辟謠,稱此事為無稽之談,一邊召集私兵武裝駐守祖宅以作最壞的打算。但他們辟謠的速度,又怎麼可能會趕得上報紙傳播的速度。李讓之所以要將時間拖到這麼久,一方麵是為了讓輿論儘情的發酵,另一方麵,也是在等報紙被印刷出來。李世民這個皇帝親自下場,再加上李讓獻上的活字印刷術和新式造紙術。一個半月的時間,足以印刷出百萬份報紙。更不要說此時長安的印刷廠還在源源不斷將新印好的報紙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送往大唐的每一座城市。最最最重要的是,輿論,是不需要證據的。百姓們的心中早已蓄滿了怒火,而現在,這份怒火終於有了宣泄的對象。大唐北方的所有大城市都沸騰起來,對於隴西李氏和博陵崔氏的咒罵聲不絕於耳。同一時間,李讓和李世民這兩個始作俑者,也在一乾便衣親衛的護衛下急速的朝著渭州趕去。他們必須以最短的時間之內趕到渭州。因為輿論不是發酵就能達到目的,還需要人為的引導。隴西李氏終究是傳承了千年的大族,就算此時名聲跌落到塵埃裡,百姓們對李氏的恨意也足夠深。但若是冇有人去引導,毫無組織的百姓就算有勇氣去找李氏的麻煩,也不過是送人頭罷了。那不是李世民和李讓想要看到的局麵,因為百姓死的已經夠多了。出了陳倉之後,李世民就開啟了急行軍模式。除了必要的恢複馬力之外,所有人,包括他這個皇帝,都需要在馬背上吃飯和睡覺。好在李世民本就是絕世猛將,這些事情根本就難不住他。儘管做了幾年皇帝,但行軍打仗的本事他可冇有丟掉。所以原本要七天才能趕到的路程,硬生生被李世民壓縮到了五天。五天狂奔八百裡,饒是李讓在草原上追擊頡利時,創下過一夜狂奔兩百裡的光榮戰績。當李世民在渭州城外下令紮營時,還是忍不住一頭從戰馬上栽了下來。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