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穿越漢獻帝:曹孟德,你來當大將軍! > 第248章 諸葛亮登場!

第248章 諸葛亮登場!

-

百姓們纔不管什麼黃老之學,儒聖之道。

百姓隻會關心每日的柴米油鹽,以及官員是否欺壓百姓。

隻要自己吃飽穿暖,大災之時有朝廷牽掛賑濟,平素裡冇有苛政小吏,身邊冇有戰亂。

那對於百姓而言,這就是盛世。

所以無論劉偕怎麼說,除去外來的百姓,朝廷治下的百姓都一定會站在劉偕這邊。

司馬徽麵對百姓們一人一句聲援劉偕,頓時一句話也對不上來。

劉偕見目的達到,隨後便開啟了懟人模式。

“黃老之學奉行無為,固然哲理至臻,但治國若是無為,要天子何用,要滿朝文武又何用?”

“朝廷無為,則天下民亂,群賊四起,外敵侵擾不斷,民不知生產,商賈坐地起價……”

“百害而無一利!”

劉偕說罷,現場本來有許多想要反駁的人還來不及說話。

在聽了劉偕的一番話,便發現根本無從反駁。

司馬徽見劉偕說罷,麵色依舊沉穩,揮一揮衣袖,開口道:

“既然古人奉行千年的黃老之學在陛下眼中一無是處,貧道無言以對。”

“可自古儒道一家,貧道時常也捧讀儒家典籍,略通儒學。”

“陛下方纔言,儒道皆不能用以治國,何也?”

劉偕明白,現場的都是儒家弟子。

而且就連自己手下九成九的官員都是儒學弟子。

現在司馬徽把話題往儒學上麵轉,顯然是要將自己置於千夫所指之下。

說著,劉偕話鋒一轉:

“儒學之道,亦然如此,正君之德,可用,教化百姓,可用,若用以治國,則害處甚多。”

“儒家王道,吹捧聖王之道。”

“可天下之事繁雜無數,君王聖賢仁義,親近賢臣,遠離奸逆,勤政數載,嘔心瀝血。”

“若不知如何強軍富民振國,不知如何啟民智革政令廢糟粕,則一切賢明都如浮雲過目,掌中流沙!”

“一遭不測風雲,則大廈傾覆!”

“故而,朕追求一個知行合一的聖王之道。”

“身為天子,既然將天下九州擔在肩上,不是做樣子,更不是說空話,而是要看他為百姓做了什麼。”

“知行合一,方能手握王道,九州臣服。”

“水鏡先生,你說對嗎?”

而劉偕這一係列發言,讓在一旁乾看著的整個淮南使團都捏了一把汗。

楊弘更是屏氣凝神,不由得為劉偕的伶牙俐齒感到不可思議。

從這次來到洛陽,再到覲見校閱,再到今日大辯。

這個天子的氣場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傀儡天子。

但他更不相信一個未及弱冠之年的少年天子會如此冷靜,如此有氣魄。

轉念一想,楊弘堅定了想法。

肯定是曹阿瞞背後指使安排的。

但此刻看著司馬徽久久不語,楊弘的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司馬徽若是敗了,那現場恐怕就冇人能和這小天子一辯。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時間截止的鈴鐺響了起來。

司馬徽終究還是冇能說出一句話。

聽到鈴響,這才如釋重負地點點頭:

“陛下擅辯,貧道不及!”

說罷,便步履有些不穩地走了下去。

隨後,劉偕高聲道:

“今日,朕的辯題就是,袁紹袁術,是反賊否?”

“朕以為,袁紹袁術割據河北淮南,擁兵自重,不臣朝廷,乃而今戰亂不休之根源。”

劉偕這尖銳的辯題一出,現場的氣氛瞬間就緊張了起來。

而百姓吃瓜的心態也到達了頂點。

河北淮南使團看向劉偕的目光都變得不善了起來。

劉偕見到沮授楊弘等人想乾自己卻又忌憚在場虎賁衛的樣子。

不由得在內心鄙夷起來。

“諸位無論是何身份,無論是否方纔被駁倒,現在均可與我一辯!”

見眾人之間依舊冇有反應。

劉偕麵目嚴肅地掃視現場一圈:

“不服來辯!”

見劉偕這般有恃無恐,沮授怒道:

“汝乃傀儡天子,讓曹阿瞞出來說話!”

田豐也怒了起來,自家主公被這個乳臭未乾的傀儡少年天子說成是反賊。

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初董卓進京,廢黜天子劉辯,扶持了你這個偽帝上位。”

“我家主公割據河北,經營許久,東征董卓,隻為扶持正統皇帝劉辯。”

“可惜,天子為董卓所害,呂布又霸京都,後又讓一介校尉曹孟德占據了朝堂。”

“這纔有汝站在這裡自稱天子的機會。”

“我家主公無論是聚集聯軍共伐洛陽,亦或者割據河北,都是為了大漢社稷,都是為了天下黎民。”

“後來擁立聖君劉虞,更是順應民心,延續漢室之舉!”

“改國號為陳,亦為區彆汝這偽帝之舊朝!”

田豐之所以敢如此肆無忌憚地說,就是因為在大婚之前。

各方就承諾不得傷害各方所遣之使團使者。

楊弘也開始爭論:

“我家陛下,仁德之名傳遍淮南,坐擁幾十萬人馬,但行的卻都是正義之舉。”

“無論是剿滅黃巾,還是洛陽討賊,都是居功甚偉。”

“屈身淮南,更是一番苦心經營,多有美談,這才感動上天,降下天石。”

“土德之漢一木代之,此乃天命我家陛下**登基。”

“這等順應天道之舉,豈能論為造反?實在是欲加其罪,何患無辭!”

劉偕嗬嗬一笑,也不去順著二人的話去接話茬。

“既然二位都說,自家主公是順應天命,而天道無親,天選之人隻應有一人。”

“如此說來,且不論朕這個先帝親生血脈是正統與否,這袁紹,袁術,二人中。”

“就必然有一人是真正的天選之人,一人則是反賊篡逆的大逆不道之徒。”

此話一出,沮授冷笑一聲:

“我家主公必然是天選之人,天下賢士皆至河北,驍勇戰將多不可數,青幽冀並四州悉數歸附。”

“兵馬百萬,更是天下第一!”

“我家主公不是天命所歸,難不成還是造個假石頭就自己**的狂妄之徒?”

楊弘當然發怒:

“沮授!是你不仁在先,彆怪我不義……”

二人就這般吵了起來。

劉偕則坐山觀虎鬥。

半天,河北淮南兩方人馬就差群毆起來。

整整一兩個時辰,兩方這纔有所緩和。

而淮南使團中,走出了一個少年身影。

諸葛亮!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