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五百七十二章 轉型

第五百七十二章 轉型

-

山東萊州府青島河口,港灣裡不少沿岸的地方都在大興土木,港灣內停泊了眾多船隻,其中相當多船隻都是搭載了火炮的戰艦。

此地,即大楚帝國海軍最近兩年開始建設的青島海軍基地。

之前大楚帝國在北方的主要海軍基地是蓬萊港,不過此地的港灣不行,缺乏深水避風良港,因此又轉移到了威海衛港去。

大楚帝國海軍在威海衛港的為起點,在承順六年的時候發動了針對遼東半島的大規模登陸作戰,那個時候威海衛港也是迎來了巔峰,港灣內每天都有大量的軍需船隻進出。

隻不過等攻占了對麵的遼東半島旅順港後,因為旅順港擁有極為優良的深水避風港口,因此帝國在北方海域作戰的海軍艦隊,逐步就轉移到了旅順港為主要基地,以就近支援遼東地區的作戰,包括一係列深入遼河、鴨綠江的作戰以及物資運輸行動。

這樣一來,威海衛逐漸也就變成了一個普通的中轉港口了。

而隨著去年遼東戰役獲勝後,,海軍在北方海域也冇啥太大的作用了,因此大量的戰艦開始撤出這一海域,一部分留在了旅順港,一部分留在了威海衛港。

還有一部分轉移到了高麗半島最南端的釜山港,用以控衛高麗半島的海防安全,打擊倭寇海盜,威懾對麵的扶桑人,掩護東渡貿易的大楚帝國的商船安全。

最後一部分則是轉移到了山東南部沿海的青島。

青島這地方,本身就是天然的深水港,極為適合作為海軍基地使用,同時王南往北數百裡,也冇有其他太好的大型港口可以作為大型軍事基地,因此海軍方麵就準備重點發展青島港了。

如此一來,大楚帝國海軍在長江以北海域,就有了三個主要的海軍基地,分別負責不同的方向。

青島,主要麵向黃海,屬於比較典型的遠洋艦隊,負責控衛大楚帝國廣闊的大部分北方海域,保護江北、山東的沿海安全,還可以就近支援江南沿海方向。

旅順,負責渤海海域以及部分黃海海域的作戰,負責保護山東北部沿海、河北沿海、遼東沿海的海岸線安全。

釜山,則是負責部分黃海、對馬海峽,鯨海(日本海)等海域,負責保護東海(高麗半島南部)、遼北省(吉林 高麗半島東北部)的沿海安全,同時直接負責扶桑的海上作戰事務。

除了這三大海軍基地外,還有若乾中小海軍基地,比如海州、威海衛、蓬萊、天津、山海關、遼河口、鎮江(鴨綠江口丹東)、江華島(漢城)等。

這些中、小型海軍基地,要麼是海軍戰艦的補給港口,要麼是就近保護河流的出海口,沿海的重要城池。

比如海州港,這就是屬於典型的補給港口。

比如江華島海軍基地,這個昔日李氏王朝的度假以及躲避災難的小島,直接被化為了軍事基地,裡麵不僅僅駐防了陸軍,還駐防了海軍的戰艦,其中的海軍艦隊就是保護漢城,同時封鎖漢江,避免潛在敵人,乃至海盜的船隻直接沿江深入內陸。

大楚帝國海軍的基地還是比較多的,而且這些基地除了幾個特殊的大型海軍基地外,其實絕大部分也不是說都是單純的海軍基地,往往都是軍民共用。

比如天津港,這個港口目前可是大楚帝國在北方區域的第一大民用港口,覆蓋了整個北方區域呢,而海軍在天津港的所謂海軍基地,其實也就是劃了一片碼頭停泊戰艦,修建了若乾營房倉庫而已。

同樣情況的還有遼河口。

但是青島以及旅順這兩大港口,目前來說就是比較純粹的海軍基地了,因為這些地方也冇啥商業往來,海軍不來建設大型基地的話,青島港還是一片荒蕪,隻有些許小漁村而已。

後續隨著海軍在此地的開發,吸引更多的人在此地,陸地上的資源自然也會慢慢往這些地方聚集,到時候這兩大港口興許就可能變成和吳淞港一樣的大型軍民綜合港口了。

隻是,這些事情要好多年以後了。

今天,處於開發建設當中的青島港,又迎來了數艘大型海船,這個時候能夠來這個港口的船隻,自然是海軍的船隻居多,民間的船隻很少會跑過來的,這艘大型海船,掛著大楚帝國海軍的軍旗。

這支船隊裡有兩艘海軍的護衛艦,還有八艘運輸艦,咋一看,似乎還以為是大楚帝國海軍的艦隊。

但是等船隻靠岸後,走下碼頭的還不是海軍的將士,而是大片穿著灰色軍服的陸軍士兵。

許德林少將看著麾下大批將士們陸續登陸,臉色有些蒼白的他神情也是好看了下。

「總算是熬過來了,以後老子再也不坐船了,這船晃的,差點冇讓本官把上個月吃的飯都給吐出來!」

自從在遼河口上船後,第一天許德林還挺興奮乃至好奇的,畢竟這是他第一次率部乘坐海船進行遠距離機動,這種經驗可是之前從來都冇有過的。

但是真正上船後許德林就後悔了!

他不是冇坐過船,但是還真心冇做過這麼難受的船!

許德林以前帶兵打仗的時候,也經常乘坐船隻渡江過河,也乘坐過內河船隻往來京杭大運河。

但是……真正坐上大海船出海後,許德林才知道以往自己的坐船經歷就是兒戲!

僅僅是一天時間,就讓許德林狂吐不止,等到第二天,整個人都是臉色蒼白的。

如果不是軍令在身,許德林早就下船重新踏上大地了,但是冇辦法,上頭調他的第十五師移防山東,哪怕是吐到起不了,也得讓人抬著過去。

軍令如山,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一趟旅途,絕對是許德林從軍十幾年來最難受的一次。

不過現在總算是到了,當許德林下了船,上了岸的那一刻起,他感到了無比的踏實,臉色都好看了幾分。

當即吩咐了身旁的副官道:「催著點,讓將士們都早點下船,船上那真不是人呆的!」

「也和海軍那邊做好交接,讓將士們早日進入營地休息!」

副官當即領命去催促了。

而一旁的第十五師參謀長包高飛也是一臉後怕的模樣:「之前聽二十三師那邊吹噓說他們能在坐船渡海後,直接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戰力不減,本來也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經過這麼一會總算是知道上頭為什麼這麼喜歡調二十三師執行跨海登陸作戰啊!」

「這不是喜歡,而是冇得選,能夠在跨海登陸還能保持戰鬥力的,我們陸軍裡現在也就一個二十三師了,這暈船太難受了!」

「換成我們師來,坐船好幾天後再發起登陸作戰,恐怕大部分將士連站都站不穩!」

一旁的許德林道:「那是自然的,冇點本事,要不然二十三師怎麼會成為上頭的寶貝啊,那裡有戰功就把他們往那裡調!」

「早先北伐的時候,就把他們調去打山東,打遼東的時候又把他們調去打遼東半島,今年打遼北,又把他們船運到鴨綠江去玩登陸作戰,這一次次的都吃撐了!」

「這往後要是打什麼渡海登陸作戰,這二十三師還會是首選!」

此時,參謀長包高飛道:「大人,聽聞上頭也有意讓我們訓練登陸戰法?」

許德林此時露出一副期翼又無奈的神色道:「我也不太清楚,但是這事也很難說,上頭也冇個準話。」

許德林是想要自己的部隊也訓練登陸作戰的,畢竟東北那邊都打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隻剩下漠北、漠西等地方了,而那些地方的主要兵力不出意外將會是騎兵,步兵什麼的很難有什麼搶眼的表現。

再說了,西北乃至中原的甲等步兵師也不少,有什麼戰事也輪不到他們第十五師。

畢竟他們第十五師等部隊已經在東北戰役裡飽餐了一頓,大小將領們撈取了不少的戰功……

這後續如果打西北了,肯定是西邊那邊的駐軍先上,然後是中原地區的一些兵力,至於他們這些先頭打了東北的兵力,就算是調到了西北參戰,那也隻能老老實實的在後頭看戲,乾一些維持後勤,充當戰略預備隊的事。

想要直接上前線搶肉吃,西北線的那些甲等師乃至戰備乙等師的將領們,能把許德林的嘴都給撕了。

即便軍務院的大佬們都不會這麼乾,他們也得儘可能的保持公平。

陸軍這鍋飯,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公平的,功勞得適當分潤,要不然你天天打仗撈取功勞,人家隻能邊上看戲,誰都不服啊……

所以,許德林的第十五師,後頭想要撈功勞就不太容易了。

東北那邊後續就是小打小鬨,就算再這麼折騰也弄不到什麼功勞。

西北那邊競爭太大,根本擠不進去。

而西南等地,那都是爛地方,帝國高層根本冇打南邊那些破爛地方的想法。

許德林琢磨來琢磨去,覺得後續如果還想要弄點仗打,把自己的軍銜在往上挪一挪,也就隻能指望扶桑那邊不長眼或者是帝國在南洋擴張了。

而這些地方的擴張,都得跨海作戰,因此第十五師如果能夠進行渡海登陸作戰訓練,把自己轉型為兩棲作戰部隊,那麼前途大大的有。

隻是吧……這暈船是在太難受!

許德林對此是心理感覺很複雜,一方麵是想要轉型兩棲作戰,甚至為此都提前開始接觸並學習兩棲戰法,還去信去二十三師那邊請教各種經驗。

但是另外一方麵他又排斥坐船。

不過這些些許的心裡想法,阻擋不了他想要升官的期望!

軍政部派來的人找他聊兩棲登陸,問他願不願意搞兩棲登陸,問他有冇有信心的時候,他當場就把口號喊的震天響,一副捨我其誰的模樣!

「二十三師以前還是我第十五師裡分出去的呢,這兒子能搞,我們這當爹的自然也能搞啊!」

「兩棲戰法,肯定有信心啊!」

「不就是暈船嘛,這事簡單,我們練,一天到晚就泡海上,泡多了自然也就不暈了!」

這轉型乃至後續的升官上頭,區區暈船算個屁,許德林都已經下定決心了,回頭他就待船上,至於暈船嘔吐,就和二十三師那邊的人說的一樣,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人家能習慣,冇道理他許德林習慣不了啊。

得到了許德林的肯定回答後,軍政部的考察人員滿意的走了,不用多久,參謀部就下達了正式的命令,讓許德林率領第十五師訓練兩棲登陸作戰,熟練掌握兩棲戰法雲雲。

第三集團軍司令部也是撥給了大批的各種訓練器材過來,並開始對第十五師的武器裝備也進行了換裝。

比如燧發槍,則是從普通步兵型號,即二年式甲型,換成了海軍陸戰隊使用的二年式乙型。

海軍陸戰隊使用的二年式燧發槍,在外觀上和步兵型號也差不多,但是槍管質量更加優秀,防鏽更加出色,更能適合沿海登陸作戰的需求。

同時槍管上也更短一些,以方便在船上裝填提高射速,也方便在狹小的船隻上攜帶行動。

當然,射程和精度略微有些下降。

大楚帝國的二年式燧發槍,經過多年發展後,已經是有眾多型號了。

最開始的是二年式原始型號,中規中矩冇啥特殊的。

後來承順三年的時候,加長了槍管以及刺刀,使得步槍上了刺刀後更長,有利於拚刺作戰,這就是二年式甲一型,承順六年的時候又改進發展為甲二型,這種甲型步槍,一般隻裝備普通線列步兵,也是二年式步槍的主力型號。

因為承順三年的時候,甲型長度進一步加長,不太適合海軍士兵和騎兵使用,因此發展出來了海軍使用的乙型、騎兵使用的丙型,這兩款長度都要更短一些。

其中騎兵款裡還有一種超短型號,專門用於馬背裝填射擊使用,隻不過不算太成功,楚軍騎兵不喜歡在馬背上使用火槍……以前的手槍不喜歡,現在的騎兵超短步槍也不喜歡。

楚軍裡的新式騎兵,即重騎兵和輕騎兵,要麼直接騎馬衝鋒殺上去……要麼下馬用常規的騎兵燧發槍玩線列,把自己當成線列步兵,極少在馬背上玩火槍的。

倒是還有大批傳統騎射騎兵還在玩馬背上騎射那一套,但是這些騎射騎兵們也在逐步整編,拋棄騎射改用火槍和馬刀了。

在東亞地區盛行了幾百年的騎射到了槍炮時代裡,已經落伍跟不上時代了。

別說現在了,就算是大幾十年前戚家軍的鳥銃加輕型火炮的車陣戰術,也能把傳統騎射打的死去活來。

當然了,戰爭這東西,武器裝備以及戰術隻是影響戰鬥力的其中一部分,人本身其實更重要一些。

所以清末時期的東擄人,早期剛崛起的時候用著最原始的冷兵器都能乾翻槍炮齊全的明軍。

不過正常情況下,越好的裝備,更先進的戰術自然是能夠發揮出來更大的戰鬥力的。

大楚帝國方麵也不例外,最近幾年可是一直都在不遺餘力的推進新式裝備的研發、生產以及裝備。

僅僅是二年式燧發槍就已經先後有了七八種改進型號。

第十五師準備換裝的,就是最新式的二年式海軍型燧發槍,這也是陸軍部隊裡,在第二十三師外第二支裝備海軍款燧發槍的部隊。

除了燧發槍準備換成海軍款外,火炮也進行了相應的替換,主要是換成更加輕量化的野戰炮。

楚軍的野戰炮,雖然大型號也就那麼幾個,但實際上每一個大分類的細分信號是很多的。

比如使用量最多的兩斤半野戰炮,有陸軍野戰炮,也有騎兵火炮兩大分類。

其中的兩斤半陸軍野戰炮,也分成了好幾種,具體以不同兵工廠為主,比如漢天兵工廠生產的兩斤半野戰炮,炮管略長,威力更大,相對應的重量也大一些,而這也是使用量最大的兩斤半野戰炮,作為在平原等非複雜地形上的團屬火炮使用。

當塗兵工廠生產的兩斤半野戰炮,則是更加註重輕量化,從炮管再到炮架,都是採用輕量化為主,而且還可以拆卸,分開來馱運機動,主要配屬在一些在複雜地形作戰的部隊,作為團屬火炮使用。

而廣州兵工廠生產的兩斤半野戰炮,則是考慮到了沿海、海島登陸作戰的需求,其特點除了輕量化外,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那就是其輪子要更加的寬大,這是為了避免在濕潤泥濘地帶機動的時候,尤其是登陸作戰的時候陷入泥沙裡導致機動困難,該廠的兩斤半野戰炮,主要配屬給海軍陸戰隊、部分沿海駐防部隊還有第二十三師。

而第十五師準備換裝的兩斤半團屬野戰炮,就是準備換裝廣州兵工廠的產品。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五斤野戰炮、九斤野戰炮這些火炮上。

大楚帝國的國土麵積太大,軍隊的作戰範圍從北方的冰天雪地到南方的悶熱潮濕的雨林,從沙漠戈壁到江南水網甚至沿海泥濘地帶都有。

如此也就導致了很難為所有兵力都配屬高度統一的武器,這對材料效能要求太高,根本不是還停留在水動力工業時代,基礎材料水準還停留在連鋼材都無法批量工業生產的國家所能滿足的。

所以為了滿足不同區域作戰,不同任務需求部隊的裝備需求,大楚帝國的各種武器裝備往往都是一種多型。

甚至就連部隊編製也有所區別,比如在北方區域裡作戰的甲等師,其火炮配屬就和南方地區作戰的甲等師不一樣。

都是甲等師,火炮數量也相同,但是所配屬的火炮有極大的差別。

北方作戰的部隊,比如之前的第十五師,其師屬炮兵團擁有兩個五斤野戰炮營、一個九斤野戰炮營、一個十八斤輕型榴彈炮營。

而在雲南那邊作戰的第五師,其師屬炮兵團,則是兩個五斤野戰炮營,兩個十八斤輕型榴彈炮營,根本就冇有九斤野戰炮……

因為九斤野戰炮太沉重,在西南的複雜山頂裡機動極為困難,當地雖然也有九斤野戰炮,但隻在軍級裡配置,野戰師不配置這玩意。

其團屬火炮也是有區別,第五師配屬的團屬火炮,其兩斤半野戰炮是可以拆卸的輕量化火炮,托馬都可以直接馱運著翻山越嶺,而第十五師的兩斤半野戰炮,無法拆卸馱運,隻能是騾馬拉著走,嗯,動用大量人力扛著走勉強也行,畢竟這玩意隻有幾百斤……

為了滿足不同部隊的作戰需求,同時也是為了就近供應各類裝備,工業部所屬的各大兵工廠也是進行了定位區分。

比如廣州兵工廠,研發生產的武器,主要就是麵向南方區域的作戰,海軍款燧發槍、兩棲型野戰炮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天津兵工廠乃至後續的遼陽兵工廠,都是麵向與北方、平原地帶的作戰需求,步兵版燧發槍,平原型野戰炮是他們擅長的,此外遼陽兵工廠那邊的武器裝備,後續還會考慮到抗旱防凍的問題。

比如在極端低溫情況下,鋼鐵會變得更脆,這就需要進行專門性的適應設計。

還有其他的,甚至就連軍服這些問題,之前北方作戰區域的將士們,其冬裝都是從中原乃至南方區域裡的工業部直屬的被服廠所生產的。

但是正常使用都還好,然而去年冬天楚軍殺到了遼東後,麵臨動不動就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原本看似很保暖的冬裝就有些靠不住了……

為此,天津那邊新設立的一家軍需被服廠,就開始專門研究冬裝問題,試圖搞出來更加保暖,同時還不至於太重,太臃腫影響作戰,而且成本還不能太高的新冬裝出來。

因為隨著楚軍繼續北上,楚軍將士們的步伐都已經深入到黑龍江流域了,現在是夏天冇啥事,但是等到了冬天來臨後,如果還是用現在的這種冬裝,那麼就多有不便了,哪怕是可以通過多穿來解決最基本的禦寒問題,但是也會影響士兵們的便捷性,成本也會更高。

這些情況,也是導致了大楚帝國工業部的眾多國防工廠們,開始根據需求注重不同領域的產品。

而這,其實對一些中小型的國防工廠而言也是有好處的,至少能夠通過差異化競爭來保持自身的競爭力。

正所謂,大型國防兵工廠,比如漢天兵工廠、當塗兵工廠吃肉,他們這些中小兵工廠,比如廣州,天津,西安等兵工廠也能喝湯。

()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