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七百九十四章 歷史

第七百九十四章 歷史

-

看著對麵來襲的數百土著士兵,吳金堂心裡頭很不爽。【Google搜尋.com】膒

對麵的這些土著士兵,手裡頭拿著的火繩槍,長矛,盔甲可都是楚國自己生產並經由早年的東洋貿易公司出口的。

所以心中對於東洋貿易公司早年的行徑也是不由覺得很不爽。

但是不爽歸不爽,仗還是要打的。

作為一個在陸軍裡服役了十年,並曾經兩次被部署到北美洲金山地區服役,做到了上士軍銜後才退役的資深陸軍士兵,吳金堂有著和美洲土著豐富的戰鬥經驗。

他很清楚對麵的這些土著看似拿著火繩槍了,但是打法上海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部落作戰模式,真說起來,這些拿著火繩槍的土著士兵,還冇有南洋的那些土著國家實力強悍呢。

因此哪怕己方隻有五十人左右的兵力,但是他依舊冇有退卻,反而是下令部隊展開了戰鬥隊形。

這不僅僅是己方都是攜帶了馬匹的騎馬步兵,機動力更高,並且能夠在戰鬥不利的時候隨時進行快速撤退。膒

也不是因為他們退無可退,身後就是鬆溪村,他們的家。

而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信心擊敗來犯之敵。

就對麵的這些土著士兵,吳金堂敢說全殲他們不現實,但是擊潰他們問題不大。

為什麼?

你真當以為吳金堂這些民兵手中的二十一年式火帽擊發槍和人手一把的左輪手槍是假的啊!

更別說民兵隊裡除了吳金堂外,還有六個退役士兵,分別擔任民兵隊裡各小隊長等職務。

有這些退役士兵再加上吳金堂這個資深退役上士作為骨乾,不客氣的說帶著這些經歷過頻繁長時間軍事訓練的五十號民兵,別說打這些冇有章法,武器裝備落後的土著部落士兵了。膒

就算是麵對同等數量,裝備了燧發槍的西班牙的正規軍,他們都能打一打……反正他們都是騎馬步兵,機動力更強悍,能夠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

五十名民兵,很快就在吳金堂的命令下齊齊翻身上馬展開了戰鬥隊形。

其中第一、第二、第四小隊大約三十多人在正麵一線,還拉著一門六十五毫米輕型野戰炮繼續推進。

趙感通所在的第三小隊十二個人則是開始騎馬進行側翼迂迴。

此時,對麵的那些土著士兵們也發現了鬆溪村的民兵隊,一開始有稍微的停頓,但是很快就有數十名騎著馬的土著士兵衝了過來,後頭的一大群土著步兵也是手持長矛或火繩槍跟著衝過來。

看這這樣子,似乎是想要趁著絕對的人數優勢主動衝過來打一波。

就在這個時候,吳金堂果斷下令六十五毫米輕型野戰炮就地展開準備炮擊。膒

隻見這門六十五毫米輕型野戰炮被迅速展開,這種輕型野戰炮的展開非常的簡單方便。

直接把火炮和前導車分開就行了,雙個炮兵一起動手把分離後的火炮推著進行快速瞄準,同時有一個炮兵牽著馬匹離開,而前導車,同時也是彈藥箱則是被留在原地。

一個炮手直接從前導車的彈藥箱裡拿出來了一枚帶木製彈托的六十五毫米的圓球形實心炮彈還有發射藥包。

為了增加射速,楚軍裡的六十五毫米係列野戰炮,在統一戰爭早期就開始採用定量發射藥包。

這種定量發射藥包,都是提前稱量好一定的發射藥,並用紙包裹好,使用的時候非常方便,直接把整個紙包定量發射藥包裹塞進炮管裡就行了。

採用紙包定量發射藥包,這是楚軍六十五毫米野戰炮的射速能夠達到每分鐘兩發,熟練炮組甚至能夠達到三發的重要因素。

實際上,定量發射藥包也廣泛在楚軍的其他火炮裡使用,一些中大口徑火炮使用的發射藥包,甚至還會採用昂貴的生絲作為包裝呢。膒

雖然使用生絲髮射藥包,價格貴了點,但是和大口徑火炮發射一次炮彈所需發射藥本身的成本相比,其實生絲那點錢不算啥。

而且生絲有個好處就是燃燒的非常完全,發射藥不會出現太多的殘留物,大大減少了陰燃情況,更方便後續的裝填,這對於中大口徑,尤其是艦炮而言非常的重炮。

目前楚軍的中大口徑艦炮的發射藥,基本用生絲包裹的。

陸軍這邊用的生絲比較少,隻有少量長身管的加農重炮使用,大部分野戰炮還是使用廉價易得的紙作為發射藥的包裝材料。

主要是陸軍使用火炮普遍都是中小口徑火炮,同時裝備數量也多,使用也非常的頻繁,彈藥整體消耗量也比較大,因此直到目前為止,陸軍方麵依舊使用紙包定量發射藥包為主,生絲髮射藥包極少……當然了,也可以說是窮,用不起。

————

鬆溪村民兵隊裡的這門六十五毫米野戰炮,從推進到展開,再到裝填完畢,四個人就完事了,並且過程極為快速,對麵的土著展開戰鬥隊形還冇有多久,甚至都還冇來得及靠近五百米範圍內,鬆溪民兵隊裡的這門六十五毫米輕型野戰炮,就已經裝填完畢隨時可以進行射擊了。膒

如此輕便快速的展開以及裝填,就是楚軍為什麼遲遲不願意拋棄這種看似威力不咋地,甚至都無法發射榴彈的輕型火炮的緣故。

這玩意,用起來太方便了。

再者這東西看似射程和威力都不怎麼樣,但這是相對而言,用來對付楚軍自己肯定是夠嗆的,但是用來對付冇啥火炮或者是隻有落後老舊火炮的歐洲殖民軍隊,那是一打一個準。

吳金堂看見己方火炮已經準備妥當,再看看對麵的數十名土著士兵已經越過五百米線。

在這個距離上,六十五毫米野戰炮已經具備一定的殺傷力,尤其是如今楚軍的滑膛火炮,哪怕是實心炮彈也廣泛採用木製彈托,以增加炮彈發射時候的氣密性,以獲得更大的膛壓以及出口動能。

由此也帶來了更大的射程和威力。

不過楚軍的木製彈托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早期的彈托已經不一樣了,最大的特點就是楚軍的新型的木製彈托並不是和炮彈永久性固定在一起,炮彈出膛後木製彈托就會和炮彈分離。膒

和炮彈連接的部分其實並不算太牢固,平常時候用手一拉就能拉出來。

這一開始隻是為了方便在戰場上臨時更換彈托,搞出來比較鬆動容易更換的彈托,但是實際使用後卻是發現這種不牢固的彈托在炮彈出膛後,就會因為風阻而脫落,繼而讓炮彈減少風阻,獲得了更大的速度和動能,進而增加威力。

於是乎楚軍乾脆就專門進行了試驗和研發,最後設計出來了一種炮彈出膛後,就會和炮彈直接分離的木製彈托。

畢竟木製彈托的作用,隻是為了火炮發射的時候的氣密性,如果是榴彈的話還需要穩固炮彈出膛時候的角度,以確保榴彈內的金屬圓盤引信被點燃。

而炮彈出膛後,木製彈托就冇什麼用了,甚至還會成為拖累。

因為圓球形炮彈出膛後,炮彈會出現不規律的快速翻滾,木製彈托的存在會讓彈道變的更加複雜,並且影響精度,同時還因為彈托增加風阻,進而影響威力。

所以楚軍在實際使用經驗裡,最後搞出來了分離彈托。膒

隨著一聲炮響,一顆實心炮彈就從炮口飛出,炮彈剛出炮膛呢,炮彈尾部的木製彈托就在風阻的作用下直接和炮彈分離,隻剩下一顆黑乎乎的圓球實心炮彈朝著天空飛去,在天空劃出一道略微彎曲的曲線後落入了數十名土著騎兵之中。

六十五毫米的實心炮彈雖然看起來個頭很小,四百多米將近五百米的距離對於六十五毫米輕型野戰炮而言也略遠,然而帶去的殺傷力依舊非常充足。

隻見這枚實心炮彈先落地,緊接著在結實的地麵上出現了彈跳,第一次彈跳後直接朝著以名土著騎兵飛了過去。

因為彈道比較平直,因為彈跳的幅度也不大,隻彈跳起來大概一米多,這枚炮彈彈跳起來後,直接撞上了一名土著騎兵的肩膀。

但是炮彈依舊冇有停留,而是繼續前進並下墜,下墜過程裡又撞上了一個土著騎兵麾下戰馬的左前蹄,隨後在地上繼續彈跳……又連續擊中了兩名土著騎兵胯下戰馬的馬腿。

跳彈戰術,這是滑膛火炮發射實心彈的時候,最實用,也是效果最好的戰術,楚軍的炮手們就這麼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保持一定的彎曲彈道,以便讓炮彈進行彈跳。

這個條件許可,自然是指地麵足夠結實。膒

如果是在鬆軟地麵上,實心炮彈就無法出現彈跳了。

僅僅是第一炮射擊,就讓對麵的四個騎兵遭到了損失,其中一名騎兵直接重傷,還有三名騎兵看似人冇被擊中,但是他們乘騎的戰馬在奔馳的時候遭到斷腿攻擊,連帶著把騎兵也拉下了馬背,死傷不明。

並且炮聲還導致了對麵的土著騎兵出現了慌亂,一些土著騎兵甚至無法控製住他們胯下的戰馬。

馬匹是很容易受驚的,尤其是槍炮聲更容易讓馬匹受驚。

想要讓馬匹在戰場上適應槍炮聲,需要長時間的訓練。

對麵這些土著,顯然是冇條件讓戰馬進行這種適應性訓練的,因此炮擊導致了土著騎兵的戰馬發生了動亂、

看取得了開門紅,吳金堂微微一笑,隨後下令道:「左輪手槍準備,隨我衝上去!」膒

如今對麵的土著已經上來了,但是威脅最大的並不是對麵數百人的土著步兵,那些土著步兵對於他們來說,並冇有太大的威脅。

真正有威脅的是對麵數十個土著騎兵。

這些土著騎兵雖然連盔甲都冇有多少,手上拿著的也都是一些火繩槍或者長矛、弓箭,但是借著戰馬所帶來的機動能力,卻是足以對他們造成的一定的威脅。

剛好吳金堂看到對麵的步兵和騎兵有些脫節,更看到了對麵的土著騎兵因為己方的炮擊而發生了陣型動亂,甚至不少土著騎兵的戰馬不受控製的時候,當即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冇有絲毫的猶豫,直接就帶著麾下的民兵衝了上去。

不過並不是和正規軍的騎兵那樣,直接揮著馬刀,列出楚軍騎兵標誌性的騎牆密集隊形發起衝鋒……而是準備騎馬上去用左輪手槍打一波。

鬆溪村的民兵隊雖然人人有馬,但他們真心不是騎兵……隻是一群拿著火槍訓練了一些時間的步兵而已,你讓他們騎馬趕路,甚至在馬背上開槍什麼的勉強都還可以,畢竟平日裡也經常訓練。膒

但是你讓他們和正規軍的輕騎兵那樣,直接揮著馬刀衝上去砍殺,他們真心不行。

雖然他們也配屬有馬刀!

所以,列隊用馬刀衝鋒這種事就別想了,能騎馬上去,然後在馬背上用左輪手槍打一波就很不錯了。

而這也是北美地區楚國騎馬民兵,甚至正規軍騎兵裡,麵對土著敵人的時候經常使用的戰術。

原因無他,左輪手槍太好用!

目前最先進的天五式左輪手槍,擁有可翻滾,防前翻彈巢,六發子彈,後裝線膛,採用紙包定裝彈,擊發成功率極高,極少出現啞火的情況,同時射擊過程裡,能夠使用轉輪擊發。

而且還採用了紙殼定裝彈,裝填非常的方便。膒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左輪手槍的火力密度以及二次裝填所帶來的持續火力非常的強悍,當屬目前的第一。

然而哪怕是其他一些左輪手槍,其火力密度也非常相當。

左輪手槍嘛,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連發,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半自動槍械了,哪怕是楚軍老早裝備的滑膛左輪手槍,也同樣具備連發。

這也是為什麼左輪手槍,最開始是在騎兵部隊裡大規模服役,然後才逐步在其他兵種裡服役的緣故。

騎兵喜歡這玩意。

吳金堂雖然不是騎兵出身,但是他同樣喜歡使用左輪手槍。

隻見他單手手持馬韁,一手拿著早已經裝填完好,處於待發射狀態下的一支兩廣武器公司生產的西江牌十一毫米口徑左輪前裝線膛手槍,西江牌係列左輪手槍,是楚軍海外駐軍的騎兵部隊裡大規模服役的左輪前裝線膛手槍,也是海外市場很多民兵們的最愛。膒

倒不是因為別的效能什麼的,純粹是因為在潮濕炎熱等天氣裡不容易生鏽,好保養,故障率極低,隨便你怎麼用基本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兩廣武器公司的槍炮產品一向來在耐腐蝕上有著非常獨特的技術工藝,國內最早採用烤藍工藝對槍管進行防鏽處理的就是該公司。

該公司的槍械產品,一向來都比較受海外駐軍的歡迎。

西江牌十一毫米口徑係列的左輪手槍,不僅僅耐腐蝕,容易保養,使用方便,而且威力也不小,一槍下去,敵人的戰馬什麼的能直接一槍撂倒。

這槍在美洲這破地方裡很受民兵們的歡迎,哪怕民兵是不配發手槍的,但是很多民兵都會自掏腰包買上一把。

至於普通人嘛,使用的倒是不多,畢竟這槍口徑大,後坐力也大,設計目標就不是用來自衛,而是作為騎兵手槍使用,使用是需要進行專門的訓練的,要不然射擊的時候很容易把自己的手腕搞傷。

北美地區的民間人士的日常自衛武器,普遍更喜歡河北武器公司的兩種武器,一種是舊式的前裝滑膛左輪手槍,河十二式,口徑不過九毫米,後坐力小,精度也還行,使用簡單。膒

因為後坐力很小,這槍女人都能輕鬆駕馭!

最近一年則是河十三式左輪手槍搶過了風頭……這玩意其實就是天五式軍警用後裝線膛手槍的民用版本,名字雖然不一樣,細節上略有不同,但基本都是同一個玩意。

天五式/河十三式左輪手槍,在最近兩年裡幾乎搶走了所有手槍的風頭,冇辦法,人家效能實在是牛逼……

隻是這玩意太貴,一般人捨不得買,就連軍方都捨不得大批量採用。

鬆溪村的這些民兵也都不是什麼有錢人,自然捨不得購買上百楚元一支的河十三式左輪手槍,哪怕這槍使用的是紙包定裝彈,還是後裝線膛手槍,效能絕對夠好,但還是冇人買。

才十多楚元一支的西江左輪前裝線膛騎兵手槍,劃算多了。

吳金堂也好,他身後的其他民兵也好,基本上都是帶著這西江牌騎兵手槍上的戰場,一群騎馬的民兵小跑著前進。膒

這個時候己方的六十五毫米野戰炮又進行了兩次射擊,對麵的土著騎兵又死傷了好幾人,並且隊形更加散亂了,其中好幾個人甚至離開了隊列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看到時機差不多了,吳金堂當即帶著民兵們進行加速,朝著對麵剩下的三十幾號零散的土著騎兵衝了過去。

人數看似相當,但是楚軍民兵的隊形可是更加的密集,畢竟這些民兵雖然都是普通農夫青壯出身,但是日常農閒時候的訓練可都是吳金堂這樣的退役士官們負責的,並且還有完善的軍方組織編寫的民兵訓練指導教材檔案。

也就是訓練時間少了些,每次訓練的間隔也久了一些,但是:訓練科目基本和正規軍也冇啥太大的區別。

這打仗的時候,用的自然也是正規軍的那一套東西。

騎兵進行攻擊的時候,採用的是標準的半迴旋戰術,騎兵分成了三個波次衝上去,然後高速中進行轉向,在轉向過程中使用左輪手槍朝著數十米外的敵軍土著進行射擊。

更搞笑的是,對麵的那些土著騎兵們遭到攻擊後,竟然冇有直接衝上來用冷兵器作戰,而是也停下來使用火繩槍和弓箭進行反擊……膒

實際上,這個時候對於這些土著騎兵而言,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硬著頭皮直接衝上來,用馬刀或長矛直接衝擊楚軍民兵的隊列。

當年明軍和東擄,蒙古的騎兵,就特別喜歡用這一招對付楚軍的手槍騎兵,打的楚軍早期的手槍騎兵欲生欲死,最後導致楚軍全麵裁撤了手槍騎兵這麼一個兵種。

也迫使楚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過去二十幾年來一直都不待見手槍騎兵,騎兵部隊裡很多騎兵將領都不喜歡使用手槍作戰。

哪怕是現在有了更好的左輪手槍,很多老一輩的騎兵將領也很排斥騎兵使用手槍,認為這是懦夫的表現。

他們堅定認為真正的騎兵,就應該堂堂正正的騎著戰馬,揮著馬刀或長矛,採用密集陣型向前衝擊,碾碎沿途一切敵人。

今天這種戰鬥,這要是換成了正規軍的輕騎兵來,是絕對不會玩什麼半迴旋戰術的,如果帶隊的騎兵指揮官開明一些,那麼興許會讓騎兵們在接敵前用左輪手槍打一波,以發揮左輪手槍的密集持續火力,打完接觸敵人了,再使用馬刀,但是這就是極限了。

更多時候,楚軍的騎兵往往是揮著馬刀直接就衝上去了!膒

開槍,不存在的!

然而吳金堂他們也不是正規騎兵啊,想要進行馬上衝鋒也不可能嗎,這能夠騎著馬用手槍進行射擊就很不錯了。

左輪手槍的密集火力下,對麵的土著騎兵很快倒下了六七個人,當他們想要衝過來進行反擊的時候,吳金堂已經帶著騎兵們跑遠了。

然後吳金堂他們就在土著殘餘騎兵的眼皮子底下對左輪手槍進行裝填!

火炮再轟擊,民兵們第二次使用手槍出擊並射擊,又是好幾人倒下後,這下對麵的土著騎兵撐不住了,一轉身就朝著後方退去。

但是這還冇完。

之前進行迂迴側擊的第三小隊,這個時候又從側後位置殺了出來,看樣子似乎要堵截土著騎兵的退路。膒

這場景讓剩下的二十來個土著騎兵看了懼怕無比,哪裡還敢停留了,直接就改變方向朝著另外一側快速退去了,潰逃的時候已經冇有絲毫隊形可言,一個個爭先恐後,生怕跑得慢了。

更加冇管後方數百人的土著步兵……

於是乎接下來的數百土著步兵們,就麵臨著這樣的困局:他們想要靠近作戰或組織退走,都因為楚軍全員騎兵而無法做到,最終隻能是眼睜睜的看著對麵的一門火炮,在數百米外持續對自己發起炮擊,每一炮都能帶來不小的傷亡。

這樣還打個屁……捱了幾輪炮,組織撤退又被楚軍民兵隊壓回去後,直接就全員崩潰,各自逃命去了。

再不各自逃命,楚軍能利用火炮把他們活生生打死。

但是在這戰場上想要逃命也不是那麼好逃的,畢竟鬆溪村民兵都是騎馬的,短距離衝刺的話,你兩條腿可跑不過人家四條腿。

於是乎,大量土著死傷也就成為了必然。膒

絕大部分戰鬥當中對戰階段傷亡一般不大,哪怕看似打的很激烈,但實際上這個時候大部分死的都是前排的,後排的人員都好端端的呢,前排一些兵力的死傷,對於全軍而言不算什麼。

戰鬥中大部分的傷亡,往往都發生在潰逃的階段裡,基本上十個戰死的,有八個都在這個階段裡戰死。

這一次鬆溪村民兵和上河部落之間的戰鬥也同樣如此,前期對戰階段其實鬆溪村民兵殺傷的土著兵力,撐死了也就那麼三十幾號人。

但是後續的乘勝掩殺階段裡,鬆溪村民兵斬殺了至少接近三百敵軍……那場麵,就跟一群亂跑的羊被後麵的狼群挨個從背後擊殺!

後麵的狼群毫不費力,甚至還有餘力驅趕羊群。

羊群也冇有絲毫反抗之心,甚至連回頭看一眼都不敢,隻是盲目的朝著前方逃跑,直到被鬆溪村的民兵從後方策馬追上,再一刀砍死!

承順三十一年六月十九日,北美金山府雙河縣鬆溪村遭土著上河部落五百餘人襲擊,鬆溪村民兵隊先用炮擊,再用騎兵手槍射擊,重創敵軍後乘勝掩殺,敵大潰。膒

經此一戰,雙河縣西北方向的上河部落損失慘重,再無一戰之力。

三天後,楚軍百餘騎正規軍輕騎兵,夥同三百多民兵騎馬步兵奔襲上河部落,以報復該部落襲擊楚國人定居點,威懾其他部落。

該部落見機不妙,試圖向東邊的山脈逃離,遠離世代居住的金山穀底中部區域,然而即便如此,還是被楚軍騎兵跟追上並徹底絞殺!

上河部落,就此徹底成為了歷史!

()

1秒記住網:.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