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糜漢 > 第三百二十二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

第三百二十二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

-

奢望畢竟是奢望。

就在以往經曆過多次的那般,張郃再次從曹氏家主這裡嚐到了一種叫做失望至極的情緒。

哪怕他獻上再好的計策,哪怕他有著多好的韜略,可惜的是,他永遠缺乏一種叫作信任的東西。

在心中閃起濃濃的失望情緒之後,張郃的臉上卻並冇有浮現什麼異常。

他隻是將自身的身軀彎的更低,代表著他無條件接受曹丕這個安排。

就猶如當初漢中之戰時,明明是守住漢中不失的大功臣的他,在被曹操無理由剝奪掉兵權時一般。

隻是曹丕可不管張郃心中在想什麼,他自認為他今日的這番安排很是周到。

曹丕知道張郃是非常有才能的,但他缺乏被信任的資本。

而相反司馬懿雖然至今未立過軍功,但他在以往的論對中充分體現了他優秀的軍事韜略。

目前司馬懿缺少的隻是實戰經驗而已。

讓從軍經驗極其豐富的張郃成為司馬懿的副手,足以讓司馬懿彌補他這個短板。

最重要的是,司馬懿是值得曹丕信任的人。

想到這裡,曹丕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司馬懿。

而司馬懿在看到曹丕向他投來期待的目光後,他亦適時的對著曹丕一拜。

在司馬懿的一拜之下,曹丕當即說出了他對司馬懿最新的任命。

“擬招:加封尚書、督軍、禦史中丞司馬懿為侍中,尚書右仆射,安南將軍,假節都督荊州諸軍事。”

當這個隆重封賞從曹丕的口中說出來後,彆說是司馬懿本人,就連在場的蔣濟等大臣臉上都浮現了驚訝的神色。

侍中乃是天子的近臣,能擔任此官職者,大多都是天子的心腹。

而因為曹魏的最高中樞機構乃是尚書檯,所以尚書右仆射一職幾乎可以算是有實無名的亞相。

尚書右仆射在政事上所掌握的權力,僅僅在曹丕這個天子與陳矯這個尚書令之下。

若是說這樣的封賞,還屬於對司馬懿之前官職的正常升遷的話。

那麼安南將軍及都督荊州諸軍事兩個封賞,則釋放出一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那便是外姓之臣,開始正式掌握邊疆軍權了!

而這一點,以往一向是曹氏、夏侯氏各宗親的專屬。

就如當年曹仁尚在時,哪怕交通不便,身在宛城的他卻能同時都督益、荊、揚三州軍事。

彆看安南將軍在曹魏的一眾重號官職中位分不高,更是在張郃的左將軍之下,而且張郃還同樣有著假節之權。

但是在曹魏的軍事體製中,地方軍事的一把手的象征永遠是“都督”這兩個字。

唯有當真正都督一方軍事時,才代表著這位大臣是地方的軍政一把手。

這樣的權力,往年是不可能賜予異姓大臣的。

這樣的權力,更是張遼、徐晃付出生命而苦求不得的。

隻是這樣的權力,現在卻被司馬懿給輕易的拿到了。

所以當眾臣聽到曹丕對司馬懿的任命後,臉上纔會浮現驚訝之色。

而相比於蔣濟、劉曄等大臣的驚訝,張郃眼中則是對司馬懿露出了濃濃的豔羨之色。

至於司馬懿自己在聽到曹丕對他的封賞後,他第一反應便是力辭不受。

誠然曹丕在之前就與他有過通氣,言語之中透露出會讓他擔任荊州方麵的一把手。

但原先司馬懿隻以為曹丕會任命他為荊州護軍,以護軍的方式來達到轄製張郃的目的。

司馬懿是萬萬冇想到,曹丕會授予他都督之權的。

現在的司馬懿,還未有後來的野心。

目前隻想好好輔佐曹丕的他,於公於私,他肯定是會對曹丕的此番封賞力辭不受的。

隻是麵對司馬懿的推辭,曹丕卻握住司馬懿的手言道:

“朕夜以繼日處理國家大事,冇有須臾片刻的休息時間,這是朕怕辜負天下臣民對朕的期望。

如今冊封你不是加以優榮,而是要你為朕分憂呀。”

當聽到曹丕這麼說之後,司馬懿見曹丕言語之中堅定神色甚濃,所以他便停止了辭讓。

麵對曹丕對他的無比信任,司馬懿的臉上浮現濃鬱的感恩戴德之色。

他對著曹丕深深一拜,然後言道:“臣必不負陛下厚望。有臣在一日,誓不讓賊軍越宛城一步。”

司馬懿雖是正統儒家士子出身,但他身上帶著一股若有若無的鷹揚之氣。

所以當他說出這番承諾時,曹丕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心安。

而在曹丕與司馬懿的對話之間,一直隨侍在曹丕身旁的中書令孫資,已然潤色好對司馬懿與張郃的封賞詔書。

在孫資將封賞詔書呈到曹丕身前讓他預覽時,曹丕從身前的玉盤上親自舉起傳國玉璽,而後毫不猶豫的將璽身朝著玉盤上的詔書蓋去。

噹一聲璽印落盤的聲音傳遍大殿中後,曹丕的臉上浮現了喜色。

這一蓋,或許真的可以為大魏保住已經風雨飄搖的南陽郡。

而這一蓋,亦讓以後的曆史,走向了一個完全無法預料的方向。

最諷刺的是,身為始作俑者的曹丕,卻無法看到那一幕了。

就在曹丕在宛城中封賞司馬懿與張郃的時候,在數百裡外的襄陽城外,一場規格浩大的葬禮正在舉辦著。

這場規格浩大的葬禮,正是劉備為關羽所舉辦的。

早在之前劉備帶著關羽的靈柩回到襄陽城之前,他的一道詔令就已經傳達到留守襄陽城的馬良手中。

在那道詔令中,劉備明確指出要荊州刺史馬良效仿霍光故事,準備一應天子下葬的器具,來為關羽舉辦葬禮。

當馬良收到這道詔令後,他便立即按照劉備的吩咐開始準備一應天子下葬的儀具來。

正因為有著馬良的提前準備,所以在劉備預先定好的這日,漢大將軍關羽的葬禮開始如期舉行。

漢章武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在襄陽城中的大漢公卿無論地位高低,齊齊換上素服,早早一日就來到襄陽城外。

在劉備委任的治喪大臣,侍中、尚書鄧芝的主持下,一眾身著素服的大漢公卿全都躬身在襄陽城的城門兩側,等候著關羽的靈柩從城內運出。

每位公卿的臉上,都帶著濃重的悲色。

而許多感情豐富的公卿大臣,甚至在關羽的靈柩還未出現時,就已經開始小聲的嗚咽起來。

一聲聲細小的嗚咽,在風聲的牽引下慢慢彙聚在一起,最後形成一股十分悲哀的氣氛,籠罩在襄陽城高聳的城門內外。

公卿縞素,躬身哭喪,這在往日中就是專屬天子至高的送喪規格。

而在濃鬱的悲哀氣氛的瀰漫下,當天邊的第一抹陽光出現在襄陽城外時,一架六馬所禦的龐大轀輬車開始緩緩出現在城門之中。

龐大的轀輬車之前,道道靈幡隨風飄揚,似在招引著關羽的靈魂歸來。

而在轀輬車之上,本來屬於天子專用的黃繒車蓋正遮蓋著關羽的梓宮。

黃繒車蓋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

除去這一件件象征著莫大榮耀的外物之外,在關羽的遺體被放入梓宮之前,他的遺體早已穿戴上金縷玉衣。

在六匹神駿的寶馬的行進之下,載運著關羽梓宮的轀輬車的行進速度並不慢。

當關羽轀輬車越過列位公卿走到最前方時,一隊隊身穿素服,頭戴白布的天子親軍羽林精騎便在漢驃騎將軍馬超的帶領下,從官道兩旁駛出。

他們默默駕駛著胯下駿馬,為著身後漢大將軍的梓宮開路。

上千聲駿馬沉重踏地的聲音響在襄陽城的城外之外,將原本悲傷的氣氛轉變為肅穆。

而隨著上千羽林精騎開始行動之後,關羽梓宮身後的眾多公卿亦紛紛邁動起自身的腳步,跟隨在關羽的梓宮之後。

而一直跟隨在關羽梓宮兩旁的,正是大漢天子劉備與漢車騎將軍張飛。

他們是在以親人的身份,在為自己的兄弟送葬。

相比於劉備,感情更加豐富的張飛,他這時的狀態還一如當日那般,一直在號哭不已。

聽著另一側不停傳來的張飛號哭聲,劉備用悲傷的眼神看著身旁的梓宮,他的眼中亦漸漸濕潤。

隻是在摸到懷中的那一道文書之後,劉備的情緒才漸漸平複下來。

懷中的那道文書,是劉備為關羽所準備的悼文,他一會務必要以最好的狀態將裡麵的內容念出來。

在經過半個時辰多的行進之下,送葬關羽梓宮的隊伍終於來到了襄陽城西北十數裡的地方。

古代並冇有良好的儲存屍身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縱使劉備想將關羽的遺體運送回成都安葬也是不容易的。

除此之外關羽生前還是大漢的襄陽侯,襄陽作為關羽的屬國,若將關羽安葬在這裡襄陽城外,對關羽來說也是不錯的歸宿。

因為種種原因,劉備無法將關羽帶回成都。

但在為關羽選擇墓葬地點時,劉備亦是仔細考量過的。

之所以選擇將關羽安葬在襄陽城西北的方位,是因為來日大漢的進兵方向便是西北。

榮於戰場,死於戰事的關羽,他若在天有靈的話,一定很想看到來日漢軍在西北的豐功偉績。

在關羽的梓宮在數千人的護衛下來到下葬地點後,主喪大臣鄧芝指揮著多位大力士上前,將盛放關羽遺體的梓宮從轀輬車運下。

而後鄧芝讓那數名大力士抬著關羽的梓宮,小心翼翼的放置進事先準備好的豎穴木槨墓中。

而那豎穴槨墓,早就以黃腸題湊的規則佈置好。

當關羽的梓宮在大力士的抬運下緩緩放入墓中時,注視著這一幕的數千人便齊齊號哭起來。

數千人的號哭或出於真心,或出於禮儀。

但不論他們的本心如何,這一刻他們的號哭都是在宣告著漢大將軍關羽,要徹底與這個塵世告彆了。

在關羽的梓宮徹底落入墓中的那一刻,數千人的號哭一下子就達到了**。

就在這時,劉備踏上了關羽墓旁的一座高壇之上。

這座高壇是馬良所修建的,為關羽告祭的祭壇。

隻是按照禮儀,在關羽的墓穴封墓之後,劉備才應該踏上祭壇為關羽告祭纔是。

現在劉備登上祭壇,顯得有些太早了。

劉備的這副異常的舉動,瞬間吸引了壇下數千人的注目。

而這時早就知道劉備要作何的鄧芝,立馬以主喪大臣的身份讓眾人停止慟哭。

就在眾人停止慟哭的那一刹,劉備的雙腳正好踏在了祭壇之上。

在來到祭壇之上後,劉備轉身看向壇下的數千人。

現在在他腳下站著的,有大漢的公卿大臣,有大漢的百戰精銳,他要在他們麵前讀出一篇專屬於關羽的祭文。

在數千雙眼睛的注視之下,劉備從懷中掏出一份帛書。

而後他看著帛書上屬於糜暘的的字跡,鼓起自身的中氣將眼中的內容,給一字一句朗讀了出來。

“.轟轟隱隱,如霆如雷,彪虎嘯而穀風生,應龍驤而景雲起。

我大將軍聰明神武,廣淵齊德,總大義而在心,誅賊軍而傲然。

建安年間,大將軍躬擐甲冑,久鎮荊襄,櫛風沐雨,豈辭勞倦,遂後起強楚之師,北問先帝所在。

三萬成旅,舟船為軍,呼吸則漢、江絕流,叱吒則襄、樊自拔。

以此攻城,何城不陷;以此擊陣,何陣不摧!

譬猶瀉滄海而灌殘熒,舉崑崙而壓小卵。鼓行而進,百道俱前,曹仁命懸,曹操震恐。

章武年間,曹丕奸佞,妄稱天數,敢拒義兵,驅率醜徒,眾有十萬,從洛入宛,遂來送我。

遼等助丕為虐,不知天命,梯衝亂舞,徒設九拒之謀;

於是熊羆角逐,貔虎爭先,鼓角一鳴,賊眾瓦解,死卒則長平未多,積甲則斷漢水東流。

兩伐襄樊,大將軍運籌千裡,勇冠三軍,擊劍則截蛟斷鰲,彎弧則吟猿落雁。

彤雲自起,兵誅不道,漢煙直至宛洛,鋒銳難當;

南陽之地,國家富庶,我已多據,形勢日盛。

四方漢師,擂鼓陣陣,足食足兵,無前無敵。

大將軍運兵道以載德,乘靈風而扇威。摧群雄而電擊,舉勍敵其如遺。

惜大將軍羽享年不永,遂先棄大漢臣民而歸靈。

朕以勳舊為念,緣忠臣之義,本欲同命,然大將軍羽未及爵命,奄然而終。嗚呼哀哉!

雲長斯人,為朕兄弟。雲長既薨,哭望天涯。

天地為愁,草木淒悲。弔祭不至,精魂無依。嗚呼噫嘻!

時耶命耶?為之奈何!

今朕以悼文祭之,既著其功,又懷其人,唯望大將軍之功可永垂青史,千載不息也!”

當劉備唸完悼文的最後一句話時,祭壇上下的眾多謁者亦將所有悼文中的內容,都傳達至在場的所有人耳中。

而在眾人聽完劉備唸的悼文後,他們臉上在浮現悲傷的同時,心中亦有著另外一種情緒開始蔓延著。

這種情緒叫心潮澎湃。

這是一篇悼文呢,還是一篇煊赫大漢武功的檄文呢!

明天開始恢複正常更新。

你們差點就見不到我了。

今天就一章。

(本章完)-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