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南宋第一臥底 > 46246577

46246577

此時的沈墨正在地圖前,研究著鐵木真的戰略。鐵木真擺出了兵分六路的陣勢,看似有恃無恐,同時也可以說是藝高人膽大。

鐵木真似乎掐準了沈墨在各個關隘上的人力不足,雖然固守有餘,卻不足以反擊出去。

另外沈墨如果真這樣打出關城,也是正中鐵木真的下懷。畢竟離開了關牆上威力巨大的火炮,反而衝出去和蒙軍在平原上鏖戰,對於宋軍來說屬於以己之短,擊人之長。

而且鐵木真這次企圖兵進大宋腹地,用狂暴的姿態橫掃整個大宋的人口和工業農業基礎,也能看出這頭老狼的目光非常睿智。

實際上鐵木真做出這樣的決定,早就在沈墨的意料之中。在他的前世,最終南宋被滅掉之後,元朝成立時。當時江南一帶的宋人被稱為“南人”,是“蒙人”“色目人”“北人”(就是金國以及更北區域的漢人),還有“南人”四個等級之中,是社會地位最為低下,也是最受壓迫的一個階層。

這就和蒙古西征之時,遇到哪個城池抵抗越激烈,他們越會屠城一樣。蒙人之所以如此痛恨南人,就是因為他們打了五六十年才最終滅掉南宋,其間死傷可謂是不計其數。

所以這次鐵木真帶領著蒙軍一衝進來燕山防線,立刻就會在大宋境內展開殘暴血腥的屠殺。不相信這一點的人可以看一看,在元朝創立時,南宋的一億人口還剩下多少……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死於戰火中了。

沈墨知道,這一次如果讓鐵木真的部隊衝進來,死的人一定會比曆史上還多!

所以他絕不能讓蒙古部隊鑽進這條燕山防線,而且他還要全殲敵軍,打一次全勝之戰!

沈墨的目光冷冷的從地圖上的燕山防線上掃過,似乎在搜尋著鐵木真的身影,不知道那頭老狼……現在在哪兒呢?

……

此時的渤海灣裡,北風正急。

從老鐵山出發的蒙軍艦隊,正在渤海裡呈蜿蜒曲折之勢,向西方而去。在地圖上渤海灣的最西端處,就是他們的目標……榆關!

這些戰船是鐵木真擄掠來的高手匠人,全力打造而成。為了在船上裝載沉重的火炮和更多的兵員,船體打造得巍峨巨大。

同時他們采用的船帆卻是中國式的硬帆,而不是歐洲式的軟帆。因為軟帆的操縱需要數量驚人的帆索,又需要大量優秀的水手才能勝任。而這些纔剛剛玩了兩三年海軍的蒙軍,顯然是不具備這種素質的。

所以蒙軍采用的是中式硬帆,當然用這樣的帆也有它的好處。就是硬帆可以“八麵來風”,即使是在迎麵逆風的情況下也可以前進,不過需要走一個非常複雜的“之”字形罷了。

如今的這支艦隊就是這樣,他們雖然不是逆風,但是側風前進時船艏在航線上來回穿梭,也是免不了的。

好在這條路並不長,渤海灣裡的波濤由於山東和遼東兩個半島的遮擋,也並冇有外麵太平洋上那麼大。所以這支蒙古人的艦隊在行進時,依然是鬥誌昂揚戰意十足。

這支艦隊的長官名字叫摩訶葉,是個正宗的蒙古人。圓臉膛粗眉毛,下巴長著稀疏的鬍子。

要說他能成為這支南下艦隊的統帥,說實在的,原因還真是十分奇特。

這個摩訶葉原本是個千夫長,不過他在隨大汗西征的時候,在黑海邊上收了一大群奴隸,都是黑海敵國戰船上的水兵。

由此一來,這位摩訶葉將軍也得以在自己奴隸駕駛的船上,在海上轉過幾回。

就因為這個,他手下的部隊成了第一支成建製由騎兵轉為水師的部隊,他也就此成了這支艦隊的主將。

雖然他受命統領艦隊的原因聽起來有幾分無稽,但是這位年輕將領在領受了任務之後,這幾年間卻是勤學苦練,把造船操炮、海上對戰的套路摸了個精熟。

幾年以來他吃睡都在老鐵山軍港上,有時甚至和造船的工匠一起睡在船塢裡。更是無數次汗流浹背地和水手炮手一起訓練。

可以說這支海軍從成立之初,就浸透了他的汗水,如今這支被大汗寄予厚望的艦隊,終於揚帆起航了!

摩訶葉當然知道,憑自己水軍的實力,無論如何不是大宋艦船的對手。但是他這次出戰的目的,也並非是和大宋海軍對戰……他要執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登陸攻擊!

……

這一次大汗選擇登陸的地點,就是大宋燕山防線上最東端的榆關。在那裡的關城以北,聚集著蒙軍最大的一支軍隊。

同時他六十四艘運兵船上,攜帶的三萬蒙軍騎兵還有數百門火炮。在登陸之後可以在榆關以南,和陸上的蒙軍南北夾擊。這樣榆關守軍防守的壓力,陡然間就會倍增!

與此同時,由於榆關特殊的地勢和海潮的情況,他率領的炮艦甚至可以從海麵上開到關城下,用艦隊火炮直接轟擊榆關城牆。

船上裝載的火炮可以輕鬆的把炮彈打上榆關城頭,到那時南北蒙軍迅猛夾擊,自己則在海上用火炮狂轟。猝不及防之下,防守榆關的宋軍哪裡還能保得住三麵受敵的關城?

這就是他們蒙軍這次從海路,襲擊宋軍的作戰計劃。他一旦成功就會得到潑天的功勳,成為一舉扭轉戰局的功臣!

想到這裡,摩訶葉忍不住心頭火熱,連耳邊洶湧的波濤聲,都像是在為他歡呼一般。

……

三百餘裡的水路,在大風呼嘯的海麵上走了一天一夜。在第二天中午,摩訶葉終於看到了碣石灘上,那座聳立於海岸線上的碩大礁石。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榆關,終於到了!

……

這座碣石,在曆史上頗為有名。

秦始皇東巡時曾經在這裡修築臨時行宮,名為碣石宮。

漢武帝東巡時曾在這裡修築高台,名為漢武台。

曹操在這裡留下了:“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詩句。

而千年之後的本朝太祖,也曾在這裡寫下大作:“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

一見到碣石,摩珂葉就知道他長途海路航行,方向並未出錯,由此地沿著海岸線向東二十裡,就是榆關!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