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全職中醫 > 第361章大環境

第361章大環境

-

下午依舊是研討會,不過方彥再也冇有參與,其他人各抒己見,都說著自己的看法。

這種會議,不少人都是人雲亦雲,但也有一些人說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方彥雖然聽著,也多少有些收穫。

最起碼能看出眼下杏林界的一些現狀。

“人都是自私的。”

孫守文倒是和方彥越聊越是投機,一邊聽著其他人發言,一邊和方彥說著話。

“無論是中醫也好,還是西醫也罷,無論當醫生的初衷是什麽,最終還是要先考慮自己,其實不少新派中醫,又何嚐不知道自己走偏了路,但是能賺錢,能有地位,那就足夠了。”

說著孫守文搖了搖頭,禁不住歎息:“其實,任何時候,想要推動行業發展,還是要有一顆初心的,一旦引進了資本,就隻能向著利益出發了。”

“孫老此言一語中的。”

這一點方彥是絕對認可的。

中醫發展到現在,能夠名垂青史,對中醫有著卓越貢獻的,其實都是比較淡泊名利的一批人。

比如張仲景、孫思邈等。

要知道,張仲景可是當過長沙太守的,那個時候,一郡太守,那可是相當了不起的了。

都說,當官發財,莫入此門,雖然每個人都有私心,但是想要真正的革新中醫,就不能有著太強的功利心,這一點是必須的。

其實方彥倒也不是完全反對革新中醫,反對與時俱進,時代在發展,社會在發展,周圍的環境也在發展,其實中醫是最講究人和自然的一門醫學。

換句話說,中醫是最講究人的生存環境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環境的變化,中醫也確實需要與時俱進,不能故步自封。其實中醫從誕生之初到現在,本來就在不斷地完善,不斷地發展。

從神農嚐百草,到中醫各流派之間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醫也一直在順著曆史發展。

中醫的器具也在不斷地變化,就說鍼灸用針,從最初的木針到現在的不鏽鋼針,這就是一種變化。

中醫的外科從漢代開始,也在不斷地發展,唐宋時期出土的一些器械就能證明中醫外科的發展,甚至中醫已經有了開腹手術。

像現在的一些急救手段,什麽心肺復甦之類的,放血療法,中醫早就有了,隻不過因為現代醫學的普及,導致不少人都覺的某些手法是西醫首創的。

其實現代醫學借鑒中醫的地方並不在少數。

隻不過,喊著與時俱進,創新中醫口號的,大多數人並不是真正的要中醫與時俱進,而是打著與時俱進的幌子罷了。

其實也不需要看太遠,僅僅看眼前幾十年對待中醫的態度就能看出很多問題。

最初現代醫學引進國內的時候,中醫直接被批判為封建迷信,抨擊中醫愚昧落後,那個時候,喊著消滅中醫的人甚至不在少數。

到了現在,大力發展中醫藥,對待中醫的態度也逐漸發生變化。

這其實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之所以如此,其實也和大環境有關,在那個溫飽都成問題的時候,冇有多少人會去考慮什麽副作用,生了病隻要有藥吃,能治好病,誰考慮那麽多。

隨著現在生活質量的提升,大多數人追求的已經不僅僅是看好病那麽簡單了,就像大多數人追求的已經不僅僅是吃飽的問題,而是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

在這種需求下,中醫的副作用小,亦或者說中醫養生的一方麵就被一些人提出來,口號也被喊了出來,中醫藥的市場迅速擴大,各種中成藥,純中藥製劑猶如雨後春筍。

這其實就是供需關係造成的。

有了供需關係,就會有資本的介入,就會有各種噱頭。

正如什麽購物節了之類的,不都是被資本炒作起來的?

無形中的大手是非常可怕的,甚至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無形中的操控,可怕的嚇人。

“所以必要的時候還是要順勢而為的。”

方彥道:“一味的去抗拒大勢,隻會讓自己越發的被排擠。”

孫守文看了一眼方彥,問:“你的意思是?”

“既然孫老知道大多數人都是自私的,那麽就要順從人心,想要改變中醫,首先要改變中醫的環境。”

方彥道:“相對來說,中醫醫學生畢業之後就業更為困難,進入醫院之後上升空間更為狹窄,成長速度慢,在這種環境下,不少人為了生計,改變初衷,隨波逐流,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了。”

在這一點上,方彥看的要比大多數人都清楚。

你不能指望中醫醫學生餓著肚子去弘揚中醫吧?

畢業之後,所有的醫學生,無論中醫也好,西醫也罷,考慮首先是工作問題,進入醫院之後,考慮的首先是待遇問題。

那麽多醫學生之所以忍受上級醫生的謾罵,學習,進步,為的不就是儘快提升自己的水平,出人頭地,在領域能有一席之地?

看不到前景,待遇又低,別說學中醫了,畢業之後改行的醫學生一抓一大把。

就說今年,全國畢業的醫學生差不多有五十多萬人,但是真正進入醫院的醫學生還不到十萬,其中中醫醫學生占據的比例隻有兩成。

說什麽救死扶生,說什麽醫者仁心,自己都吃不上飯,找不到工作,還談什麽救死扶傷?

不少醫學生填誌願的時候,可能有著各種憧憬,但是進了學校之後,瞭解的越多,心思也就越多。

特別是綜合類院校,不少中醫專業的醫學生為了畢業之後能更好的找工作,大都選修了西醫臨床。

這就是現實。

“改變環境?”孫守文若有所思。

“其實我覺得,咱們不少老前輩在收徒方麵都太過嚴格了,一些老傳統固然要保留,但是也要適當放開一些。”

方彥笑著道。

不少老中醫其實還有著比較傳統的心思,隻是一味的去反對,而不去做事情,這一點就很不好。

就比如孫守文,他不讚同鄭仁軍的說法,卻也僅僅隻是不讚成,卻不會去做什麽改變。

這其實就等於走向了兩個極端,傳統派過於保守,新派過於放飛,一個墨守成規,一個完全拋卻中醫根基。

......

“小方,有時間可以來滬上,咱們好好聊聊。”

下午會議結束的時候,孫守文向方彥發出了邀請。

其實像孫守文這種堅持了數十年觀念思想的老人,固有觀念其實是很難被人打破的。

這一點隻要和固執的人聊過天的人都能知道,很多道理他們是聽不進去的,因為他們有著屬於自己的邏輯思維,並不會隨意認可你所說的東西。

像孫守文,一些平輩的人,多半不會和孫守文去抬杠,年輕人說再多,孫守文都不會認可,說的多了孫守文反而會厭惡。

其實讓一個人打破固有觀念最好得辦法其實就是好奇和探索。

就像是克利夫蘭診所的卡爾一樣。

你要是主動給他說什麽中醫,他可能一句話都聽不進去,但是如果他自己產生了好奇,他就會去瞭解,去學習。

孫守文最初對方彥其實是有點不喜的,而方彥也冇有主動和孫守文說話,在喬慧琳的事情上,在和鄭仁軍辯論的事情上,孫守文主動對方彥的觀感有所改變,主動和方彥說話。

如此,方彥的一些話,孫守文反而聽了進去。

當然,這個前提也是方彥足夠厲害,在水平上碾壓了孫守文,要不然,也不會有這個效果。

所以說,真理是建立在拳頭之上的,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弱者冇有發言權。

“如果去滬上,我一定前去向孫老您請教。”方彥道。

“請教談不上,你的一些想法我倒是想要好好聽一聽。”

孫守文笑著道。

這一次的會議今天下午也就結束了,明天前來的各位專家也都會紛紛離去,孫守文訂的也是明天的機票。

其實很多會議,形式主義都要大於實際。

像一些社會性團體,一些組織,一年到頭總要做一些事情吧,最起碼要給大眾看的,而各種會議,就是最好的形式主義了。

這一次香江的活動,必然會上新聞,上報紙。

會議非常圓滿,專家們暢所欲言等等。

“小方,看你今天和孫守文聊的不錯?”

晚上回到住處,周謙之笑著問方彥。

“還行,孫老人補”方彥笑著道,方彥並不知道之前孫守文其實並不怎麽喜歡他。

不過和孫守文聊了一下午,方彥對孫守文的感觀也不錯。

一些人的性格可能各式各樣,並不會有完美的性格,隻要在做事上有著底線,就很不錯了。

“孫守文在滬上的影響力不低。”

周謙之對方彥道:“他是南懷明的徒弟。”

“滬上南家?”方彥問道。

滬上南家,是不亞於雲州傅家的中醫世家。

眼下國內比較頂尖的中醫世家並不多,雲州傅家,滬上南家,都是頂尖的中醫世家,傳承好幾代了。

周謙之口中的南懷明就是建國初期的名醫,南懷明的父親在民國時期就享譽盛名。

孫守文如果是南懷明的徒弟,那就是現在滬上南家家主南承安的師弟,這身份可不低。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