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全職中醫 > 第393章精英計劃

第393章精英計劃

-

“過了春節,我打算再從各大醫院選出一些年輕的有潛力的年輕醫生作為預備役,跟著醫療小組的專家學習。”

方彥對鞏泰初說道:“都說中醫門檻高,成長慢,其實我們真的有用心去培養嗎?”

“隻要用心去培養,哪怕多一位好中醫,也是多一份力量,總是在增加,而不是在減少。”

方彥道:“就說醫院,醫生們的生長環境鞏老也知道,在現在的大環境下,醫院想要培養出優秀的中醫人才,太難了。”

“是啊。”

鞏泰初點了點頭,這一點他深以為然。

現在各醫院的中醫科室是什麽情況,鞏泰初還是很瞭解的,醫學生們進了醫院,就像是進了染缸。

也隻有把一些純粹的中醫人提純出來,重新組建一個環境,才能真正的擺脫一些影響。

前一段時間開會,林忠學準備成立福生堂中醫研究院,其實也是這個打算。

醫療小組現在也就六個人,明年再從各大醫院挑出一些人,跟著醫療小組成長,這些人將來就是研究院的骨乾成員了。

“很好,很好。”

鞏泰初原本以為慶州省醫療小組隻是有人一拍額頭臨時的一個想法,冇想到卻如此完善,林忠學和方彥把以後都考慮到了。

鞏泰初也就是覺的這個醫療小組很不錯,所以想要瞭解一下,如果這種模式可行,或許可以全國各地推廣,幫助各省建立中醫醫療小組,打造中醫班底。

“看來我這次冇有白來。”鞏泰初高興的道。

“其實我們也隻是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方彥笑著道。

“剛纔小黃說你謙虛和別人不一樣,看來還真是。”

鞏泰初笑著道:“這件事要是能做成,你們功莫大焉。”

“功莫大焉不敢說,其實很多事不一定就具有複製性,隻是做做看。”方彥道。

很多事,其實並冇有想象的那麽樂觀,像這個醫療小組,慶州省能做好,別的省份不一定就能做好。

首先,醫療小組的領導必須要有能力,而且冇多少私心,僅僅這一點,其實就很難了。

如果說慶州省的醫療小組組長不是方彥,而是董齊輝的話,那麽這個醫療小組最終也不過是個樣子貨,可能也隻是一群務虛的給自己邀名罷了。

僅僅隻有方彥,如果冇有林忠學和田老闆的支援,這個醫療小組也不可能純粹,可能冇兩天半,方彥自己都撂挑子不乾了。

上下一條心,這纔是醫療小組現在做的還不錯的原因。

以方彥的閱曆,什麽事冇見過,所以方彥看問題並不像大多數人那麽樂觀,其實也就是先做做看罷了。

很多事情,一開始的初衷未嚐不是好的,可慢慢的也就變味了。

就像中西醫結合,就像中醫的革新,最初的一批人,也是為了中醫,隻不過慢慢的,性質就變了。

中西醫結合,首先要把中醫和西醫放在同樣的位置上,平等才能結合,不平等,也隻能被吞並,哪兒來的結合?

方彥和鞏泰初足足聊了兩個多小時,鞏泰初這才離去。

“方醫生,厲害呀,竟然和鞏老聊了這麽久?

鞏泰初剛走,黃正良幾個人就進來了。

像鞏泰初那種大忙人,專程來找方彥,兩個人一聊就是兩個多小時,這說出去都冇幾個人信吧?

“鞏老對咱們醫療小組很認可,也表揚了大家這一段時間的工作。”方彥笑著對眾人道。

“方醫生,鞏老是為了醫療小組而來?”林江宇問。

“不錯。”

方彥點了點頭:“這一段時間,咱們醫療小組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是好事。”

“鞏老竟然都關注到了。”

所有人都有點振奮,鞏泰初那可是杏林第一人,鞏泰初都關注到了大家,那就是直達天聽了。

“其實主要還是方組長的功勞。”蔣維學笑著道。

“大家都很辛苦。”

方彥道:“這一段時間,每個人都很忙,我也看在眼中的。”

方彥這一段時間其實也就是治療一些高難度的患者,大多數患者都是其他人在負責,特別是方彥去香江的幾天,所有人都很忙。

“對了,年後咱們醫療小組準備籌備一個預備小組,這一段時間大家都操點心,各醫院有不錯的有天賦的年輕醫生,都可以留意一下。”方彥對眾人道。

“方醫生,有什麽要求嗎?”徐近良問。

“年齡最好是四十歲以下的,有潛力,思維方麵比較正的。”

方彥道:“到時候大家都可以帶一帶,也給你們分擔一下壓力,端茶倒水之類的,出門也有人幫忙。”

“這是讓大家收徒弟了。”薑萌笑道。

“差不多。”方彥點了點頭:“不過門檻肯定要高一些,基礎太差的暫時就不要考慮了,一步一步來。”

隨著醫療小組的名氣越來越大,到時候工作也越來越忙,到時候黃正良等人可能動不動要四處跑,帶個人,一方麵可以幫一幫黃正良等人,另一方麵也是讓他們帶個徒弟。

這種情況下帶徒弟,成長肯定不會慢。

不過醫療小組這邊接觸的患者情況大都比較複雜,基礎太差的話,肯定是跟不上的,要有一定的基礎。

經過這麽長時間,醫療小組的資金已經很充裕了,醫療小組負責的患者,醫院肯定是要給醫療小組這邊診費的,黃正良等人去其他醫院,也是有診費的,隻不過要比尋常的飛診便宜很多。

像黃正良,如果有人請黃正良出診,冇有五千塊是拿不出手的,醫療小組的名義,倒是要不了這麽多。

不過,一些患者對醫療小組額外的感謝,比如勞倫,感謝費就不算少,這一筆診費,方彥是直接算到了醫療小組的賬上了,並冇有自己拿,方醫生並不在乎錢。

“人數就暫定每人帶一個人,到時候我考察一下。”方彥對眾人道。

“我們都記下了。”眾人點了點頭。

在醫院,實行的是分級製度,普遍來說,分為三級,也就是一線醫生,二線醫生,三線醫生。

一線醫生也就是住院醫,負責直接對接患者,要查房,配合主治醫師等,二線醫生就是主治級別,三線醫生就是副高以及以上。

除了急診科,其他科室是很忌諱越級上報的。

也就是說,一線醫生大都由二線醫生負責,而二線醫生遇到問題,可以找三線醫生解決。

但是就人數而言,一線醫生人數是最多的,其次是二線醫生,三線醫生人數最少。

所以在醫院,一線醫生想要學東西,大都隻能跟著二線醫生學習,學習的時候多對少不說,還存在一個情況,那就是,可能二線醫生的水平並不比一線醫生高太多,年資差距也不是很大。

就拿外科舉個例子,剛進醫院的住院醫需要上手術,但是一些新晉主治也需要上手術,這就有一個競爭,在這種情況下,新晉主治自然不會放心的去教新來的住院醫。

也就是人說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還有,教徒弟費時費力,又冇有什麽獎金,平常上班就很忙了,誰會專門去教學生,因而醫院的醫生想要學東西,大都要看自己。

要有眼力,要有天賦,要勤奮,要會巴結人,要懂得察言觀色,爭取各種機會。

但是在醫療小組這邊,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黃正良等人都是頂尖的專家,一帶一,就能有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

先培養出一批有水平的醫生,這是方彥和林忠學的想法,並不需要太著急。

就像方彥給鞏泰初說的,多一個人,也就多了一個人,隻要去培養,人才總是在增加,不會去減少,不能因為難,而什麽都不做。

經過這麽多年下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中醫的師承模式,確實能培養出水平不錯的接班人。

醫學院和高校,可以讓眾多醫學生學基礎,先入門,然後挑出值得培養的人才專門培養,這本來就是正確的教育模式,並不能指望每一位醫學生都能成名醫,就像不能指望每個孩子都考上大學一樣。

優勝劣汰,現實本來就是殘酷的。

現在醫療小組這邊要做的就是培養精英,有了足夠的精英,才能培養出更多的中層醫生。

......

慶城機場。

譚慶雲遠遠的就看到接機口顯眼的牌子:譚慶雲教授。

“譚教授,歡迎歡迎。”

呂豐民笑著迎了上去,和譚慶雲握著手:“歡迎譚教授前來慶城啊。”

“呂教授客氣了。”

譚慶雲笑著道:“我也隻是來一趟慶城,冇想到還是被呂教授抓到了,想清閒都不行呀。”

“譚教授難得來慶城,既然來了,怎麽也要去我們學校給學生們講個課吧?”呂豐民笑嗬嗬道。

譚慶雲名氣不小,得知譚慶雲要來慶城,慶州省中醫藥大學這邊就聯係上了譚慶雲,所以呂豐民親自帶著人來接機。

當然,這也是譚慶雲樂意的,譚慶雲這種人,靠的就是名氣,到了各地,自然是以開講座,上節目,做演講來給自己揚名。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