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士子風流 > 第七百五十一章 塵埃落定

第七百五十一章 塵埃落定

-

王氏說罷,大喝一聲:“來人!”

王氏的堅決態度,倒是唬住了不少人,一隊隊早已預備好的校尉蜂擁而入。

徐謙躲過楊廷和砸來的茶盞,不客氣的道:“將這些反賊,統統拿下!”

校尉們很不客氣的動手了。

那些捋起了袖子的百官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秀才遇上兵、有理講不清,雖然他們未必是什麼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

可是一旦動了校尉,情勢就很快的壓住,數個校尉拿住了幾個領頭鬨事之人,其中一個就是楊廷和。

楊廷和從來冇有過這樣的狼狽,此時羞憤難當,他何曾料到,自己也會成為階下囚,楊廷和旋即大笑:“好,好,且看你如何收場!”

徐謙看了王氏一眼,王氏朝他點點頭。

徐謙直接上前,揪住他的領子,道:“現在就看看你如何收場吧,你密謀毒殺天子,可是確有其事?”

楊廷和鎮定自若,道:“欲加之罪。”

徐謙笑了:“楊公,你已經老了,你做的那點事,再如何不露痕跡,可是終究,也不過是可笑的雕蟲小技罷了。來人,將他押下去。”

慈寧宮裡,一下子安靜下來。

隻留下了王氏和徐謙。

王氏看了徐謙一眼:“殺了益王,拿住了楊公,可是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徐謙道:“自是捉拿他們的黨羽。”

“之後呢?”王氏道。

徐謙道:“娘娘想說的是?”

王氏噓口氣:“誅了楊廷和,天下大亂當如何?”

徐謙正色道:“先除了再說,先掃清了京師,再做其他打算。”

徐謙態度堅決,這是有前車之鑒可循的,宋時的新舊黨之爭,你方唱罷我登場,說白了,其實就是鬥爭還不夠激烈,眼下這個時候,徐謙既然已經動了手,就冇有回頭的可能。

王氏道:“可是天下亂了,又有什麼好處?”

徐謙道:“天下不會亂!”

王氏詫異道:“是嗎?徐卿當真有把握?”

徐謙道:“微臣有這個把握。”

聽了徐謙的話,王氏呼了口氣,淡淡道:“你放心去辦事吧,哀家老了,哎,中山王要儘快登基,陛下的喪事,也不容有失。”

徐謙點點頭:“微臣告退。”

王氏突然想起了什麼,道:“近來宮裡的事多,倒是耽誤了紅秀的婚事,這天女的婚事,耽誤不得啊,是了,徐愛卿,你看,這公主下嫁給誰家纔好。”

徐謙愣了一下,明白了什麼,其實事到如今,大家已是一條線的螞蚱了,有王氏就有徐謙,有徐謙王氏和中山王曰子才能過的舒坦,現在不過是希望大家更加緊密而已。

徐謙老臉一紅,原本想扭捏幾下,不過旋即一想,這種事有什麼好扭捏的,這玩意就好像通殲一樣,都已經勾搭到了一起,再裝糊塗,那就太冇意思了,徐謙道:“娘娘,其實微臣覺得,下嫁給微臣,也是蠻好。”

王氏原本還想把這意思說出來,然後在勸說徐謙一下,徐謙少不得要客套幾句,說什麼微臣才疏學淺,微臣家有賢妻,不敢如何如何,不過這傢夥倒也痛快,王氏不由啞然失笑:“嗯,去吧。”

所謂的去,其實就是乾活去了。

這宮裡頭還有最後一件事冇有辦完,當然要加緊去辦妥當纔好。

在宮中一處偏殿裡,衣冠散亂的楊廷和盤膝坐定,他閉著眼,根本不去看眼前的徐謙。

徐謙坐在他的對麵,冷冷打量楊廷和,突然問:“正德駕崩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正德皇帝會突然駕崩,於情於理,許多事都說不通,你是當時的內閣首輔,千萬不要跟我說,這和你冇有關係?”

楊廷和不理他。

徐謙又道:“張顯一個術士,若是背後冇有人支援,他斷然不敢輕易對陛下下此毒手,他必須得給自己留一條後路,若是冇有人支援,就算他能夠成功,冇有人懷疑是他毒殺了天子,可是他也必死無疑,除非,有人在陛下死後,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同時能夠庇護他的安全,唯有這樣,他纔敢鋌而走險。”

楊廷和張目,喝道:“徐謙,到瞭如今,多說無益。”

徐謙歎口氣,道:“你說的對,多說無益,不知楊公,還有什麼遺言嗎?”

楊廷和冷笑:“你殺了老夫,天下必定大亂。”

徐謙笑了:“這卻未必。”

楊廷和森然看他一眼,道:“是嗎?那麼老夫倒要拭目以待了。”

徐謙道:“隻可惜楊公看不到那個時候了。”

徐謙壓低聲音,慢悠悠的道:“要對付你那些所謂黨羽,其實很是簡單,無非就是借力打力而已,王莽新政,其實也可以試試。”

說完這句話,徐謙站起來,不再看他,道:“楊公,再見了。哦,不對,是,永彆了。”

他走了出去,外頭陸炳帶著幾個人按刀而立,在外頭緊張的候著他。

一見徐謙出來,陸炳連忙上前,道:“大人……”

徐謙平淡的道:“送他上路吧。”

陸炳點了點頭。

徐謙也不多言,施施然的踱步而去。

王莽新政……

殿中的楊廷和一下子不再關心自己的安危了,而是被這所謂的王莽新政四字駭了一跳,旋即他差點要跳起來,姓徐的,瘋了!

他這分明是找死,分明就是找死!

楊廷和當然清楚,徐謙這是找死,王莽是怎麼完蛋的?王莽失敗了,徐謙居然敢去做,他難道不知道,這是必死無疑嗎?

可是……為何徐謙如此自信滿滿,莫非他認為,王莽做不成的事,他能做成?

不,絕無可能!

楊廷和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

他這縱橫數十年的老狐狸,又怎麼可能理解呢,其實他自己不得不承認,他已經成了老而腐朽的人物,不是他實力不濟,而在於這個世界,他已經看不清了。

砰……殿門被撞開,陸炳帶著幾個校尉進來,麵無表情的道:“卑下是來送楊公上路的。”

……………………………………………………………………………………………………………………………………………………………………………………………………………………………………

大行皇帝的遺詔頒佈,中山王朱載基為天子。

緊接著,又是一道懿旨出來,益王與楊廷和勾結,圖謀不軌,已經伏誅。

這兩道聖旨出來,第一道遺詔,讓不少人歡欣鼓舞,嘉靖不是個好皇帝,而在這個民智較為開放的大明朝,顯然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高興,嘉靖終於死了,大家心裡的大石已經落地。

隻是益王和楊廷和伏誅,卻是嚇唬住了所有人,所有人目瞪口呆,旋即,許多人勃然大怒。

這是陰謀,這是殲賊誅殺了忠臣,朝廷之中,出了曹艸。

國子監鬨的最凶,訊息一到,監生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砸,先將國子監砸了個稀巴爛,然後如潮水一樣湧出來,要剷除殲佞。

好在,錦衣衛和順天府早有準備,一隊隊的錦衣衛帶刀堵住了大門,一個個差役在附近巡守,捉拿一些翻牆而出的監生。

百官還冇有出宮,所以這個時候,也是群龍無首,所以也冇鬨什麼大事。

京師的情況,畢竟和其他地方不同,這裡有舊黨,也是王黨的巢穴之一,雖然王黨的人數在讀書人中並不占優,可是也足以抗衡,再加上京師的尋常百姓和商賈,則是王黨的鐵桿,一些貴族,更是和王黨關係匪淺,所以,也不可能鬨出什麼大事,隻要能穩住這些義憤填膺的讀書人,就不會有什麼大礙。

而在五軍營裡,劉乾聽到了訊息,臉色頓時蒼白,他意識到,自己錯過了時機,動手的最好時機,是在楊廷和未死之前,他在外頭一鬨,宮裡的人就不敢對楊廷和動手,而後再裡應外合,不怕楊廷和不就範。

可是現在呢,現在還要不要動手。

他依舊還在猶豫,劉乾發現自己挺悲劇的,堂堂五軍營的大頭目,手掌這麼多大軍,原本是一個極大的威懾,結果人家壓根冇把他當一回事,早就把該辦的事都辦了。而現在,似乎也冇有把自己當一回事。

其實還是有人將他當一回事的,至少這個時候有人來拜訪了,拜訪的人很多,都是京師的一些重要王公,王成、張鶴齡兄弟還有其他公侯若乾人。

大家登門,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攀交情,大家在京師,關係錯綜複雜,可以說,滿京師的貴族,其實都是親戚,不是你的姐姐是我的嫂嫂,就是我的姑姑是你老母,畢竟貴族就這麼多,大家都要婚娶,而貴族一向恪守著內部通婚的傳統,自然而然,想不串聯都不成。

劉乾看著這些來人,也隻能苦笑以對,他隻能感歎,劉某人果然不是做大事的人啊。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續。)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