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逃荒:空間長姐福運滿滿 > 第176章 家有神童

第176章 家有神童

-

宋青嵐笑著寬慰,幾個孩子的不安減輕了些,更多的是堅定。

宋城捏緊了小小拳頭:“姐姐你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宋堅也立即跟著表示,木頭幾人也都笑道:“放心,我們一定會通過入學考試的。”

陸遠冇說話,但麵上神情亦是堅定。

讀書是機會,書院的入學考試他們不知等了多久,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必須要抓住。

冇再多說什麽,宋青嵐眉目柔和,摸了摸弟弟們的頭,“嗯”了一聲。

講明瞭入學考試的時間,宋青嵐就冇再管孩子們了,忙著家裏的事情,還抽空去看蜜蜂。

跟日常一樣早出晚歸,一日早起,她竟然聽見了院子裏傳來整齊的讀書聲。

細細聽去,都是幾個小點的孩子,大點的孩子則大聲朗讀其他的,又稚嫩又青春。

他們也在她看不見的地方悄悄努力。

宋青嵐噙笑聽了一陣,才走過去。

本想和弟弟們打招呼,但過去之後宋青嵐愣住了。

周祁年一身青衣,負手站在孩子們麵前,等孩子們唸完一句,又接著教第二句。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孩子們捧著發黃的書卷跟著念,稚嫩的臉上滿是信服。

不過一個少年郎,現在倒是一副先生的樣子,看起來毫無違和感。

少年的聲音很好聽,清郎宛如山間泉水,清冽又宜人,念開蒙讀物時,又顯得格外耐心。

孩子們的聲音則很稚嫩了,又隱隱透著幾分迫切想要擁有的穩重。

另一邊則是半大少年,捧著書卷在讀。

這一幕宛如畫卷一般,一時間,宋青嵐竟是看得癡了。

“祁年這孩子,從小就會讀書。”

身邊忽然傳來一道溫柔的聲音。

宋青嵐立即回神,眉目柔和下來,聽這聲音就知道是誰了。

果然,轉頭便見到一張溫婉含笑的臉,周祁年的母親容兒站在身側,朝她笑了笑。

“嗯,教書也教得很不錯。”

宋青嵐看到少年郎通讀帶了一遍之後,開始逐字逐句講裏麵的含義,當真是教起書來了。

她忍不住輕笑一聲。

容兒微笑,看到自己的孩子這樣優秀,她眼中也滿是驕傲。

“是啊。”她柔柔道,然後輕歎了口氣,“隻是這麽多年他始終一個人,真是辛苦他了。”

這麽多年始終一個人?

宋青嵐微楞,下意識道:“他年紀還小,娶妻之事也不急吧。”

“是嗎?”容兒卻似笑非笑,又轉為看破一切的包容,若有所思地講了一句。

“我記得,祁年同青嵐你一般大吧。”

宋青嵐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麵色“騰”地一紅。

他們一般大,那他們兩個之間……

宋青嵐當即眼神閃躲道:“我想起還有些事,先走了。”

分明是有些落荒而逃的味道在裏麵。

容兒忍不住輕笑出聲,一雙溫婉妙目落到宋青嵐身上,又轉到周祁年身上,神色越發溫和。

自己的兒子什麽心思,她這個做孃親的還能看不出來?

宋青嵐匆匆逃走以後,拍了拍通紅的臉蛋,讓自己稍微冷靜下來些,這才抬頭看到有些憤然又有些沮喪歸家的阿爺和大家。

她詫異地迎上前去。

“這是怎麽了大家?”

阿爺見了宋青嵐,當即捏了拳,聲音是老的,聲氣卻是怒的。

“我們今天出去種地被人嘲笑了。”

出去種地怎麽還能被嘲笑?宋青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剛想問,便見二叔站出來憤然補充。

“我們種的土豆始終冇有動靜,有幾個村民就說,他們早就知道種不出來,我們家現在浪費了河邊的地。”

聞言,宋青嵐可知道是怎麽回事了,笑道:“他們說他們的,我們做好分內事情就可以了。”

但大家點了點頭,明顯神情還是冇有好轉。

宋青嵐想了想:“這樣吧,我們現在去地裏看看,我看看這土豆有冇有出問題。”

這敢情好。

大家連忙點頭,二嬸道:“那我們趕緊再去一趟吧。”

宋青嵐微微一笑,和大夥兒一塊兒出發了。

被人嘲笑是一方麵,主要是家裏從未種過土豆,大夥兒不知道土豆的習性和種植後的反應,這麽些時間連點芽都冇發,恐怕心裏也有些冇底。

快速地去了河邊,宋青嵐就土豆種植的地方好好檢查了一下,又摸了一下紅薯和大白菜的生長情況,回身肯定道。

“你們放心,這裏是冇問題的,隻是生長得比較慢,等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

有了宋青嵐看過,大傢夥兒總算是安心了,撥出口氣。

二嬸揚起笑臉親熱地過來挽住宋青嵐的手:“咱們走,回家做好吃的去。”

直接在河邊采了些新鮮菜,大傢夥兒也都趕緊樂樂嗬嗬地回家去了。

宋青嵐趁著大家做飯的功夫,趕緊出去買了些紙筆回來,笑著拿了回來。

午飯還冇開始,大傢夥兒見了紙筆都興奮得不得了,直追著宋青嵐喊姐姐。

宋青嵐眉眼含笑點了點他們額頭。

二嬸就快步端了飯菜上桌,臉上笑容滿麵地:“菜來咯。”

她嬌嗔般地看了一眼興奮的孩子們,眼裏還是笑意。

撲鼻的飯香味傳來,宋青嵐給弟弟們夾了幾塊肉。

“多吃一點。”

讀書也是件辛苦事,宋青嵐知道,所以在其他方麵也會格外注意著弟弟們。

弟弟們都乖巧地說謝謝姐姐。

吃完之後就又去讀書了,宋青嵐看了一會,轉頭出去,卻在外邊忽然停住了腳步。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感……”

宋青嵐走近一瞧,卻是二弟宋城。

宋城小小的一個,站著邊走邊背《論語》,活像個小大人。

聲音雖然稚嫩,但還透著幾分隱約的穩重,讓人格外歡喜。

宋青嵐卻是整個人當場震驚住了。

宋城纔多大,一個八歲的孩子,以前從未接觸過讀書,孩子們的啟蒙書籍一般都是《三字經》和《弟子規》。

在其他孩子啟蒙之時,這位二弟,竟都會背《論語》了!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