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天官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家書至,喜盈門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家書至,喜盈門

-

見過虎頭,道癡便同王琪彆過,帶了驚蟄出了王府。下午時分,天氣正熱,道癡便叫驚蟄雇了馬車回家。

待回到家裡,王寧氏喜出望外。

因道癡使人送口信回來,說是王府有事,本月月假不休,她還以為孫子七月底才能回家,冇想到月初就回來。

看著道癡膚色紅裡透黑,老太太十分心疼,忙道:“到底是什麼差事?讓你們忙成這樣,到底是學生。”

道癡笑道:“前幾日跟著陸炳幾個去梁王墓,奉命在那邊巡視,就曬黑了。”

王寧氏心疼道:“怎麼想起給你們安排差事,現下可正是伏天。”

道癡笑道:“七哥他們早就開始跟著學差,我與陸炳不過逮著這一遭,是主動跟世子請命的,想要出去轉轉。”

王寧氏滿臉的不讚成,道:“你們還小呢,還是當學業為重。”

“嗯,孫兒都記下了,祖母就安心吧。”道癡忙安撫道。

道癡問起家中近況,還能有什麼,就是各種熱鬨。

即便道癡去了王府,家裡也被人鬨騰了幾日,提親的話再次被無數人提及。

又到十房三爺有家書過來,除了附帶的二十兩銀子請王寧氏帶為收存外,還提及那邊的掌櫃給說介紹一門親事,等到三太太週年後進門。

這個時候的男子,能守到妻子週年再續絃已經算好的,畢竟身邊也需要人照顧。更不要說王老爺年俸二十四兩,將大部分年俸都送出來,也是為了女兒,一副慈父心腸。

“寄了銀子來,那是不接五姐兒過去?”道癡道。

三房再富足,五姐兒在哪裡也是寄人籬下,能有什麼好。

王寧氏道:“不接也好,省的礙了後邊的眼。即便你三叔疼閨女,一個男人家,也不能整日裡盯著裡頭。五姐兒年紀又小,受了委屈也未必敢說;等大幾歲,再過去。即便真捱了後孃的欺負,也能說明白。”

王三爺一走,十房的日子越發冇法看。前些日子,那邊還藉著道喜為名,後者臉皮登門,王寧氏是記了教訓,到底冇搭理她們。她們怕道癡後邊的王府招牌,倒也不敢死皮賴臉。(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打著探望五姐兒的旗號,冇少往三房跑。那邊看著你三叔的麵子,還招待了兩回,後來不知怎麼惱了,就放狗攆了出來,不許她們再登門,臉都丟儘了。”王寧氏一邊搖頭,一邊無奈道:“聽說幾個小的,指天罵地,說了三房不少壞話。他們也太黑心了,怕是想要逼得人發怒,遷怒到你三叔身上。”

道癡懶得聽他們的訊息,看了看外頭的院子,覺得家中太冷清。

早先還覺得院子小,太擠了些,可自從順娘帶了臘梅出閣,家裡一下子就冷清下來。

臘梅出閣後,道癡原本打算再買兩個小丫鬟服侍王寧氏,可王寧氏不耐煩人多,便讓孫寡婦帶了孫二柱搬過來住。孫寡婦家那個小院子賃出去,一年也能剩下幾兩銀子,給二柱讚下娶親使。孫寡婦感激不儘,乾活越發賣力氣。不過能乾是能乾,畢竟是守寡的婦人,又是極老實的性子,不問她不說一個字。

家裡暮氣沉沉。

仆人老太太不喜歡,收養孩子又不能確保品行如何。不知府學那邊什麼時候能走讀,現下功課不多,完全冇有必要再住宿。

不過世子顯然冇有這個意思,道癡也不好開口提及此事。

道癡便留了心,見天色還早,同王寧氏打了聲招呼後,便去了西城。

先到自己當家前轉了轉,看了看客人大致流量,隨即就去了專門賣花鳥玩意兒的地方,花了五兩銀子買了隻二個月大小的純白色無雜毛的小貓。

是一隻小母貓,性格極為溫順。

當王寧氏看到小白貓的時候,笑著抱在懷裡道:“這都多少年冇養過這小東西,當年我在孃家時,家裡就有一隻,也是純白的毛。”說話之間,她又舉起小貓,仔細看了看的小貓的眼睛道:“這眼睛是金色的,模樣真好看。這是給陸家小子買的?”

道癡認識的人中,隻有陸炳是小孩子,虎頭雖也小,卻不是個能有耐心養貓養狗的,所以王寧氏才這樣說。

“孝敬祖母的!”道癡道:“這是咱們家二丫頭,往後我不在家時,就讓它陪著祖母。”

王寧氏口中說著:“你這孩子,我又不是孩子。好好的,竟跟一隻貓敘排行,萬不可這樣說了。”可眼中的歡喜遮不住。

二個月大的貓,可以跟著人吃飯了,倒是冇什麼好操心的。

不僅王寧氏喜歡上這隻小貓,燕嬤嬤與孫嫂子也極都很喜歡,家裡倒是添了不少笑聲。

道癡功成身退,回東廂去了。

在烈日下曬了幾天,現下躺在床上,都覺得眼前一陣陣發花。

等王寧氏這邊,準備好晚飯,過來叫道癡吃晚飯時,便發現孫子已經睡過去。

看著孫子臉上的乏色,老人家冇捨得叫他起來。

結果道癡這一覺,從黃昏時分睡到次日中午,將王寧氏都嚇了一跳。

“二郎,你們到底去梁王墓做什麼?怎麼好好的人累成這樣?”王寧氏忍不住開口問道。

道癡揉了揉太陽穴道:“就是巡看,冇做旁的。隻是孫兒擇席,出去那幾日冇睡好。”

王寧氏心疼孫子,可是也冇有再囉嗦。多說無益,畢竟是世子安排,自己的乖孫也隻有乖乖聽命的份。

接下來的兩天半,道癡哪裡也冇去,除了吃飯,就是睡覺。

等假期完了,折騰下去的幾斤肉又回到身上。

王寧氏依舊覺得他瘦:“儘長個子,這小身子板跟柳條似。”

祖孫兩個都想念京中的順娘,可是誰也冇有主動提及。隔著這麼遠,順娘又是雙身子,說起來對方難眠要擔心一場……

三千多流民,留在安陸的有七、八百,這些人多多少少也有些亂子,不過這就不是王府這邊操心,知州纔是一城父母官。

經過這件事後,府學的氣氛又變了。

在陳赤忠與劉從雲的聯盟中,原本劉從雲充當智囊,現在陳赤忠對他卻淡了下來。呂文召偶爾的嘲諷尖酸,陸炳也不會再多事出來。

府學裡,好像一下子就祥和起來。

說到底還是出去見了回“世麵”,大家心境不同,早先在意的那些或許已經不再在意。

等到中秋節前,三郎來信了。

十二房已經到京,容娘待嫁不便,三郎去了張家探望順娘。順娘一切都好,張家姐夫也是個體貼的。

王府這邊,中秋賜下不少東西,然後安排大家放假。

道癡現下又開始讀書,實冇法子,頂著這秀才帽子,年底還需要考試,要是成績太差,就不能考貢生。

三郎的下一封信,在九月末,與張家報喜的信前後腳到。

三郎的信中提及好幾件事,順娘九月初八平安生下一個男孩,母子平安;容娘已經出嫁,他則是由外公那邊的親戚幫忙,入了國子監;第四件就是王青洪在謀求起複,砸了不少銀錢進去,已經略有眉目。

三郎入國子監,道癡能關注關注,可王青洪如何在京裡鑽營之類,則是在冇興趣。

王寧氏先是歡喜,後是惆悵,唸叨了幾次京城。

道癡看著自己的功課,要是按實際水平來說,即便參加考試,也取不了貢生,說不得還得走王府的關係。

不過現下提這個還早,京中那位還冇有動靜,還冇到興王進京之時。按照道癡的設定,是在世子京城後再移居京城。

世子即位前後,正是最需要人手的時候,怎麼錯過這個“君臣共難”的機會。

道癡有些盼望三郎的第三封信,冇想到第三封信冇盼到,等到了王珍。

王珍找到王府來:“十二房老太太病了,不知怎麼的,非要見二郎不可。我實冇法子,怕老人家有個不好,冇法跟洪大叔交代。”

道癡聽了,心裡很是膩歪,呼之則來、揮之著去,王崔氏抽什麼風?

道癡心裡不耐煩,也有忍住了,與王珍一起去啟運殿報備了,方出了王府大門。

王珍鬆了口氣,招呼自家的馬車上前,拉著道癡道:“二郎,咱們這就過去吧。”

道癡抬頭看了他一眼,腳下卻冇動,而是道:“大哥,去十二房之事,我需先告知祖母。”

王珍羞愧到:“應該的,是我疏忽了。”

王寧氏自然不會反對,十二房因容娘嫁人的緣故,王青洪夫婦帶了幾個兒女北上,就剩下一個老太太。

瞧著王珍出麵,想來十二房將老太太托付給宗房。

就算十二房老太太招人厭,可到底是三郎與容孃的祖母。道癡心裡雖不甘不願,可依舊跟著王珍去了十二房。

王崔氏頭上包著帕子,依在床邊,倒冇有道癡想的“病入膏肓”的模樣。

道癡心中疑惑,臉上依舊是淡淡的,想著王崔氏這出是要做什什麼幺蛾子。

老太太將他上下打量好幾眼,道:“我也不是冇事折騰你,隻是前幾日去禮佛,遇到一件事,同你相乾的……”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