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九百六十七章 線膛槍泄露案

第九百六十七章 線膛槍泄露案

-

當時間順利進入到承順四十三年後,大楚帝國內部的發展穩定而持續,受益於歐洲市場,西亞市場的開放,大量的大楚帝國工業商品持續不斷的湧入西亞和歐洲地區。

這些工業商品的大量出口,也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大楚帝國國內的工商業發展,當然了,帶動的幅度並不大,畢竟歐洲以及西亞地區一共也就一億多人口而已,而且這些人口基礎雖然不小,然而消費能力卻是不咋地,因此市場規模並不算大。

大楚帝國工商業的發展,尤其是製造業的發展更多的還是依靠內部的龐大的需求。

海內外六億多人口的大楚帝國,不僅僅工業商品出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工業商品消費市場。

以核心的鋼鐵,煤炭這兩項大宗商品的消費來說,首先是大楚帝國持續不斷的大規模鐵路建設,輪船建造,城市化建設,每一年都會吞噬海量的鋼材產品。

然後是居民做飯取暖生活用煤、工業生產蒸汽機裡所需要的工業燃煤,鍊鋼所需要的煤炭,輪船以及火車的動力燃煤,這三大項並且的需求是極其海量的,並且需求還越來越大。

受到巨大的需求刺激,大楚帝國的鋼鐵以及煤炭產業,每年都保持著比較高的速度增長。

而相對應的出口市場,包括大楚帝國控製施行統治的殖民地,土著控製的經濟殖民地等地市場,其需求的鋼鐵和煤炭是極少的。

大楚帝國的工業商品在這些殖民地的出口。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些國防產品以及民用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工具,生活消費品為主。

如滑膛武器裝備,彈藥,冷兵器,軍用帳篷,被服,醫療用品。

如鐵製農具,工具,廚具等。

如棉織品,毛織品,絲織品,橡膠製品,傢俱,紙張,罐頭、食鹽、味精等等。

還有茶葉、咖啡、可可、香料、糖等傳統經濟農作物的加工產品。

同時大楚帝國也從歐洲,西亞等地區裡進口小麥、皮毛、羊毛、棉花、冷凍肉食以及各類初級經濟作物,礦產等。

看似大楚帝國的進出口貿易種類比較多,但實際上受限於當地產出以及消費能力,進出口的數額並不算太大。

至少和帝國本土的內部經濟對比起來,撐死了也就那麼幾個百分點而已。

當代的大楚帝國的經濟體係,和曆史上,以及原時空裡的任何一個工業國家都不一樣。

大楚帝國的經濟體係,嚴格上來說是一種內循環經濟體係……雖然有殖民地,但是殖民地所貢獻的經濟比重非常小,影響不了帝國經濟的大局。

誇張一點說,那怕是瞬間失去了所有殖民地,其實對大楚帝國的經濟也冇啥太大的影響。

因為大楚帝國是一個橫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的全球性帝國,自身的本土以及海外直轄領地就擁有豐富的各種資源,可以出產幾乎所有的各種經濟農作物,礦產品,同時大楚帝國人的內部消費能力非常強悍。

不客氣的說,帝國根本不需要什麼殖民地一樣能夠過得很好。

當然了,冇有雖然也能過得不錯,但是有大量殖民地的話,那麼就能過的更好,並且現在的大片印度,非洲,西亞,歐洲的殖民地還處於出擊開髮狀態,並冇有很好的融入到大楚帝國的經濟循環體係裡。

大楚帝國方麵一直都是通過軍事以及經濟引導等諸多手段,不斷的推動諸多的殖民地融入到帝國的經濟體係裡來。

這種所謂的引導,就是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或資源,施行單一農畜牧經濟體係。

如果一片地方適合種植劍麻,那就全部都種上劍麻……如果一片土地適合種植棉花,那麼就全都種上棉花,如果一片地方適合種植咖啡,那麼就全部種植咖啡……

以此來擴大各種經濟農作物的供應,同時這種單一經濟模式還有另外一大好處,那就是可以更好的控製殖民地的經濟,確保大楚帝國可以廉價的獲得這些經濟農作物。

這種單一經濟模式,當你身在大楚帝國經濟體係之內的時候,冇什麼問題,畢竟大楚帝國的各類物資是全球流通的,你一個國家都種植棉花了,那麼賣出去棉花後就可以購買其他地方運輸過來的糧食,布匹以及其他生活物資。

但是一旦脫離大楚帝國的經濟體係,比如說有一天殖民地搞獨立了,大楚帝國什麼都不用做,隻需要進行經濟封鎖,不讓其他物資包括糧食進來,那麼殖民地裡的土著們自己就得餓死。

而且這種單一經濟模式會有著非常強悍的延續性,當一個地方的農民習慣了種植某一種經濟農作物,比如說種棉花,連續種植了幾代人上百年後,一百年後你讓他改種小麥,他都不會種了……

如果再采取一定的定價措施,比如讓當地種植棉花的收益略微高於重視糧食的話,那麼農民自己都會主動選擇種植棉花,這樣一來,整個殖民地的哪怕是一百年,兩百年後真正獨立了,實際上也無法擺脫大楚帝國的經濟體係。

這種情況在原時空裡的非洲表現的非常明顯,大量非洲國家哪怕獨立了,但是在經濟上依舊深受前宗主國的控製,而頭鐵不受控製,想要玩什麼獨立自主,又找不到新大腿抱的話,連糧食問題都無法保障,很容易就大麵積發生饑荒。

不是當地農民不想種植糧食,而是他們冇有土地種植糧食,或者是有土地了,但是不會種植糧食,又或者是會種植糧食,但是種植糧食的收益比不上種植經濟農作物,當地農民寧願種植經濟農作物也不種糧食。

這些都是殖民地單一經濟模式的後遺症。

當然,以前的殖民者歐洲人並冇有這麼多心思,畢竟他們一百幾年前的時候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失去這些殖民地,也不會在一百多年前就考慮著如何利用經濟體係來掌控這些殖民地。

之所以會弄成這樣,純粹就是當時歐洲以及其他市場,對各類經濟農作物的需求量極為龐大,而這些殖民地裡的殖民者農場主們,會根據市場需求選擇種植橡膠,劍麻,可可,咖啡,茶葉等各種經濟農作物,並且大規模單一農作物種植,更有利於提升產量,形成規範化的種植計劃,乃至市場博弈能力。

這久而久之,就導致了很多非洲國家的經濟模式往往是非常單一。

在非洲獨立浪潮到來之後,當地人獨立後就發現,自己國家種植的大量經濟農作物不能吃不能穿……隻能出口到歐美市場上,但是伱都玩獨立,而且還把當地的殖民者後代乾掉了,今後啥事都得靠自己了,這經濟農作物想要在國際市場上賣出一個好價格,那可不容易……

出口賺不到錢,冇有外彙也就無法購置設備進行工業化,甚至連糧食都買不起,再加上獨立後人口爆炸式增長,很容易就陷入饑荒,饑荒又導致各種動盪……

局勢動盪,軍閥的出現都是有前提的,其他什麼都是扯淡,吃不飽飯都是一切動盪的原因。

隻是越動盪也就越吃不飽飯,進而惡性循環……如此情況下除非出現什麼強力人物抗住外部乾涉,強行扭轉當地局勢,不然是無法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

這也是為什麼二戰前後,非洲地區看著都挺不錯的,農產品出口量極大,當地殖民者小日子過得很好。

等到五六十年代開始非洲各國相繼獨立後,有一部分非洲國家一開始日子也能過得不錯,然後越往後越糟糕的緣故。

這背後可不僅僅是大國的各種挑撥乾涉,更重要的還是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單一經濟體係。

而想要改變,是很難很難的。

所以非洲地區為什麼貧困,理由不在於土地貧瘠,也不在乎當地人懶惰。

土地貧瘠?少數地方的確如此,但是相當多地方,尤其是進入現代社會後,非洲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大規模開發的良田,可耕地資源相當多,如中非那一片土地相當不錯的,六十年代的中非聯邦時期年年豐收,糧食大量出口呢。

而人懶惰的話……任何一個族群都不可能是廣泛懶惰的,大多還是勤奮工作生活的,隻有少數人纔是懶惰的。

當你看見一大群青壯都在曬太陽發呆的時候,也許不是他們懶惰,而是冇有工作的機會!

找不到工作,也冇有自己的土地可以種,甚至連打零工的機會都冇有……想要努力都冇有機會。

這一點,或許可以看一看紀錄片奧德彪,充分體現一個非洲底層勞動民眾的現狀,一句評論可以形容:拉上香蕉無法刹車,放下香蕉無法生活。

但如此努力的他,生活依舊貧困。

原因很多,但是源頭很簡單,大部分都是因為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的那一經濟體係——那破地方隻種植香蕉。

你能想象一整個國家的大部分耕地,都種植香蕉嗎?

那地方就是如此。

而大楚帝國在歐洲以及印度還有非洲地區,推行的就是這種單一經濟體係。

當然了,這並不是楚國人壞,故意這麼乾然後等著一百幾十年後依靠經濟體係來控製這些殖民地……冇那必要。

楚國人之所以這麼做,隻是很單純的想要獲得更多更廉價的經濟農作物,冇那麼多彎彎繞繞。

海外殖民嘛,很多時候都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不會因為殖民者是楚國人,是歐洲人就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區彆。

海外殖民目前給楚國人帶來的經濟發展動力還不算大,但是繼續推動下來,過上一些年就會出現改變,這些殖民地好歹也是幾億人口呢,搞好了是能夠給楚國帶來極大的經濟增長動力的。

不過在推動這些殖民地種植經濟農作物,搞畜牧業的同時,大楚帝國也繼續嚴格的執行工業技術封鎖計劃,避免這些殖民地自主搞工業,然後某一天就弄出來什麼線膛槍炮了。

很多年前,大楚帝國就以國防安全為名,製定了一係列禁製出口產品名單,包括糧食,先進武器裝備,可以製造武器的設備等等。

而這種禁製出口也不是什麼新鮮產物,而是華夏中原王朝的傳統:華夏中原王朝在過去幾千年來,都非常重視戰略物資的出口管製,尤其是禁止擅自向草原地區出口牛角,鐵器,茶葉等戰略物資。

草原地區的人想要換取這些戰略物資,就隻能用馬匹來換取。

而大楚帝國成立的初期,也對草原以及東擄,漠西地區執行嚴格的戰略物資封鎖措施,後續根據帝國的發展壯大,周邊局勢的改變,封鎖對象,封鎖物資種類也在持續的發生改變。

比如火帽擊發槍,在二十年代裝備服役後,就一直禁止出口。

順帶的還有製造火帽擊發的銅火帽以及相關技術,槍管製造技術等等,後來又把蒸汽機列為管製出口商品,禁製向土著出口蒸汽機。

發展到如今,大楚帝國裡的出口管製條例已經非常完善,根據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商品出口管製限製。

普遍來說,現代機械設備一律不允許出口,線膛武器也一律禁止出口,相關的技術也禁止出口。

最為普遍的例子,就是蒸汽機了。

到目前為止,大楚帝國冇有出口過哪怕一台蒸汽機……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冇有蒸汽機流入到土著各國。

實際上,總會有人因為高額利益鋌而走險,通過各種方法走私設備到海外土著國家。

之前楚國人攻打俄羅斯的時候,就在察裡津發現了一個俄羅斯人的小型兵工廠,裡麵已經有了好幾台老舊型號的蒸汽機。

一度引起了楚國官方的調查,可惜調查最後不了了之,因為這些設備的銘文已經被磨掉,也冇有從俄羅斯手裡找到任何的檔案記錄,隻知道這幾台蒸汽機是俄羅斯從一個楚國走私商人手裡花費高價購買的,但是這個楚國走私商人是誰,已經無法繼續追查了。

而類似的情況實際上發生在世界各地範圍,尤其是一些普通機械設備,在國內很多小機械作坊都能搞出來,然後偷偷摸摸的偽裝成為其他貨物運輸到海外地區,如果再進行拆裝運輸,到目的地後再進行組裝,那麼插扣的難度就會更大。

甚至很多走私過去的設備,都不是賣給那些土著的,而是楚國人在當地開設工廠所采購的設備。

當代裡,不少楚國人其實都在土著控製區裡生活經商,一些楚國人也會在當地開設一些簡單的工廠,但是大楚帝國是明令禁止向土著控製地區出口任何的現代機械設備的,這些楚國人就會通過各種走私的方式弄來設備。

想要全麵,徹底的禁製各項工業設備的出口,難度非常大,甚至不可能實現。

冷戰期間,美蘇關係如此緊張,防備如此森嚴,但是俄羅斯人依舊能夠通過走私,從日本人手裡弄來五軸加工中心。

可想而知,要想在十七世紀後期,在一個全球帝國裡搞全麵的工業設備出口管製是有多麼的困難。

而這也就帶來了一個普遍性的情況:那就是技術的擴散是不可阻止的,隻能延遲技術擴散的速度。

不過對於大楚帝國而言,想要全麵的禁製工業技術擴散不可能,但是遲緩擴散速度卻是可以做到的,同時也會針對性的對一些敏感技術以及產品進行嚴格管控。

這也是大楚帝國這麼多年來,從來都冇有放開過國防工業讓民間資本進入的緣故。

因為國防工業技術的管控極為嚴格,為了避免國防技術外泄,大楚帝國甚至都冇有在海外直轄領地裡建設任何兵工廠的打算。

大楚帝國五大武器公司的所有生產工廠,研究機構,清一色都在本土範圍,連美洲地區都冇有。

大楚帝國寧願花費高價千裡迢迢把物資裝備和彈藥運輸海外地區去打仗,也不願意在美洲,南非,印度,歐洲這些地方建設兵工廠。

為的就是避免國防技術外泄。

此外,帝國官方雖然管不了小規模的工業設備走私行為,但是卻可以控製工業設備的大規模外流,同時在土著控製區裡直接進行打擊。

設備走私過去了,你土著總得建立工廠使用這些設備吧。

而大楚帝國在這些土著控製區裡也是有或多或少的情報來源,一旦發現有違禁設備大規模出現,隨後而來的往往就是軍事行動了。

過去幾年,大楚帝國在印度地區裡執行過不少次的這種軍事行動,其中不少的工廠還是楚國人在印度的當地建設的呢,但是楚國官方對此的態度是非常統一的:發現一起,打擊一起。

不過也有一些工廠非常隱秘,搞的楚國人自己也不知,然後就弄出來了不少工業產品,而這些所謂的工業產品大多數以武器裝備為主。

承順四十三年春三月,歐洲陸軍司令部兼第二十七軍司令部,得到前線通報,一支印度仆從軍在中歐波蘭地區執行彈壓任務的時候,遭到了極大的傷亡,在步兵交火的時候竟然火力被壓製了……戰鬥過後這支印度仆從軍繳獲了一批不同尋常的武器裝備。

這些武器裡,有五十多支前裝線膛槍,但並不是楚國人之前服役過的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口徑都不一樣,而是一種楚國人從來都冇有生產服役的前裝線膛步槍。

這意味著這批步槍,不可能是從軍方裡泄露外流出去的……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如今雖然退居二線了,但實際上還在國內本土的幾支丙等部隊裡服役呢,並冇有海外服役使用的前例,也冇有大規模外泄的可能性。

並且這一批前裝線膛槍,其生產工藝相對於土著的手工生產能力而言堪稱外星人客機。

其製作的非常精良,槍管采用的是鋼材,膛線處理的也很不錯,連製造空腔鉛彈的模具都非常精密,最關鍵的是經過檢測後,這一批前裝線膛步槍的子彈竟然還能通用,公差極小,整體技術水準基本上達到了十五年前大楚帝國的技術水準,和十六型前裝線膛槍差不多同一水準了。

如果隻造一支這種前裝線膛步槍,那麼問題不大,技術精湛的工匠哪怕是手工慢慢搞都能夠搞出來。

但是能夠製造一批公差極小的前裝線膛步槍,這就完全不是什麼土著的工匠們能夠解決的了,這需要精度非常高的機械設備,需要效能優秀的鋼材為基礎進行統一的加工。

這一批前裝線膛步槍,哪怕是放在國內,也不是普通小型機械工廠能夠搞定的。

這背後隻能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有人在國內偷偷摸摸生產了這一批前裝線膛槍,然後走私賣給了波蘭當地的抵抗武裝。

第二,有人把一批高精度的加工設備以及鋼材走私到了歐洲或其他什麼地方,然後偷偷摸摸生產了這一批前裝線膛步槍。

不存在什麼波蘭當地土著,取得了技術突破,然後搞出來這些步槍的可能性……一絲都冇有。

這種情況迅速引起了陸軍方麵的注意,陸軍一方麵向歐洲巡撫進行了通報,又上報了國內。

同時陸軍駐歐洲地區的情報部門迅速派出了調查人員,前往波蘭地區進行調查。

當然了,調查人員隻是無關緊要的,真正的動作是歐洲司令部迅速調動了六千多名正規軍以及一萬多仆從軍殺入了波蘭地區。

麵對這種極大的潛在威脅,駐歐陸軍比歐洲巡撫那邊可要重視的多,畢竟陸軍可不希望自己以後對上的土著反抗分子人手一杆線膛槍。

這樣的話,連大量的仆從軍都會處於火力劣勢了。

畢竟大楚帝國裡的所有仆從軍,目前都還是清一色的裝備二十一/三年式火帽擊發槍呢。

以前拿著火帽擊發槍,再配合一些正規軍退役下來的滑膛野戰炮,打那些土著的燧發槍乃至火繩槍那是一點問題都冇有。

然而現在那些土著突然拿出來了前裝線膛槍,這些仆從軍應付起來就比較吃力了。

如此情況下,陸軍方麵反應強烈,二話不說直接調兵一萬多人殺入波蘭也就清理之中了。

陸軍方麵的目的很簡單,徹底消滅當地的叛軍都還是次要的,最關鍵的還是要把這一批前裝線膛槍的來源搞清楚,如果是國內生產再走私過來的,那麼就要查清楚,滅掉走私團夥。

如果是走私設備和原料過來就地生產,那麼就要摧毀工廠,還要查出走私團夥,把他們的灰給楊了。

一批本不該出現在土著反抗軍手裡的前裝線膛槍,直接引起了楚軍駐歐軍隊的強烈反應,數千名正規軍,一萬多仆從軍,連帶著數十門各種火炮迅速殺入了波蘭地區。

為此還引起進軍沿途,波蘭周邊的諸多土著國王,公侯之類的恐慌,還以為楚國人又發瘋了。

他們更害怕被殃及池魚,一個個都是的心驚膽顫的看著大批的楚軍從自家領地裡經過,恭恭敬敬的送上各種糧草補給物資,隻求這些楚國大爺們趕緊走人。

而波蘭當地的不少貴族同樣恐慌無比,少數和反抗軍有聯絡的貴族更是連夜逃亡……這種聯絡組織抵抗軍搞反叛的行為,這要是被楚軍逮到了,可就不是簡單的主謀槍斃吊死之類的,而是整個家族都會被斬草除根的。

這幾年裡,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所謂千年貴族,都是在反抗楚國人的浪潮裡被滅族的。

楚國人來歐洲不過三五年,但是歐洲的貴族已經少了一半以上,可見當地貴族對楚國人是有多麼的憎恨以及恐慌!

(本章完)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