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九百六十八章 進出口管製

第九百六十八章 進出口管製

-

隨著大量楚軍進入波蘭地區,當地的反抗軍內部的貴族們大為震動,有的人想要低調起來,甚至分散到偏僻地區裡潛藏,以隱藏實力謀圖未來。

當然也有的人叫嚷著要和楚軍拚死一戰,把楚國人這些侵略者趕走。

而這些叫嚷著拚死抵抗的人,要麼是有家人死在了楚軍手裡,要麼是利益受到了極大損失,都是和楚軍有著生死大仇的人,他們妄想著用最近得到的前裝線膛步槍給楚國人一個深刻的教訓。

哪怕最終無法把楚國人趕走,但是也要讓楚國人知道他們這些當地的貴族不是任憑宰殺的雞鴨,他們也是有能力反抗的。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的堅定的反抗分子,也有的人看到楚國人出動了一萬多人的大軍殺過來後,驚恐之下想要退出反抗軍,和反抗軍進行切割以求自保。

更有甚至,有的人已經琢磨著該如何聯絡上楚國人,把其他反抗軍出賣給楚國人,以換取優待處理,保全身家性命之餘,最好是藉此機會和楚國人接上頭為楚國人做事,進而取得大量的利益。

歐洲地區的這些地方的貴族,商人等當地實權階層,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楚國人到來後受到了利益損失的,甚至有的貴族商人們因為楚國人的到來,獲得了極大的好處。

尤其是成為楚國人代理人的一些當地權貴,商人們,更是藉著為楚國人做事的機會得到了極大的好處。

這種好處不僅僅是侷限於經濟上的利益,還有政治乃至實際地盤上的收益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楚國人雖然來到了歐洲,並大規模軍事入侵,搞全麵開放,但是楚國人對當地亂七八糟的諸多王國,貴族之間的內部衝突一般不會進行太大的乾涉。

對於楚國人而言,隻要保障楚國人的利益,那麼當地的經濟殖民地裡誰掌權,誰的地盤大一些,誰的地盤小一些都是無所謂的。

承順四十二年裡,中歐地區裡就保持了好幾次的小規模戰爭,參戰方是德意誌內的幾個邦國,彼此打生打死,甚至其中的一個邦國都被滅國,領土被其他幾個邦國給瓜分了,但是楚國人方麵,駐紮在楚國特使隻是一再向各交戰國強調楚國的利益,包括工業開放,楚國人的安全以及商業利益安全等等,但是並冇有對各國之間的戰爭乃至勝負進行太多的插手。

倒是楚國人的軍火商們非常活躍,向著各參戰國推銷各種武器裝備,先後賣出去了十幾萬支燧發槍和幾百門滑膛野戰炮以及其他諸多亂七八糟的軍需物資。

打完仗後,幾個戰勝國也好,戰敗國也好,全都欠了楚國人一屁股債……

楚國人的這種態度,也是給了歐洲各國一個非常明顯的政治信號,那就是在不侵犯楚國人利益的前提下,楚國人對他們當地的各種矛盾衝突不會進行太大的乾涉。

當然了,適當的戰爭楚國人不會乾涉,但是楚國人也不會允許歐洲地區裡出現什麼大國。

歐洲地區裡的昔日大國,如法國,英國都已經分裂了,瑞典王國也分裂成兩個國家,波蘭立陶宛也變成了一南一北兩個國家。

就連西班牙,也是在楚國人的挑動下,西班牙的東北部等地區也獨立了,隨後西班牙人控製下的部分意大利半島地區也獨立,昔日偌大的哈布斯堡王朝所屬的西班牙王國,已經分裂成了三塊。

楚國人是不允許歐洲地區出現一個什麼大國的。

但是如果隻是歐洲小國之間的戰爭,小規模兼併,隻要不影響大局,楚國人一般也不會管。

甚至覺得如今歐洲地區裡,尤其是德意誌裡各種亂七八糟的小邦國太多,部分歐洲巡撫的官員們主張在這一地區裡推動一定的兼併,最後弄成三五個比較大規模的中等國家。

這樣也方便楚國人在當地進行經濟殖民,要不然隨便搞個什麼條約談判之類的,都還要和一大堆和鎮長,縣長之類的領主挨個談,麻煩的很。

同時也可以避免當地持續不斷的動盪。

經濟殖民地嘛,是以掠奪經濟利益為主,如果當地戰亂不斷的話,農業生產,挖礦之類多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同時消費市場也會下降,這樣楚國人還賺什麼錢啊。

因此歐洲這些經濟殖民地,適當的保持穩定也是很有必要的。

這一點,和楚國人之前在印度,南洋,扶桑等地推動的殖民政策完全不一樣。

以前楚國人都是到處搞事,挑動戰爭的,尤其是在扶桑那邊……在承順十幾年開始就進入了大混戰時期,打到現在還冇有結束……

頻繁而全麵的戰爭,極大的破壞了當地的農業生產,導致年年饑荒,人口大幅度減少。

後來楚國人又在當地招募仆從軍,還招募青壯到非洲等地去開辟種植園。

然後楚國人在多年前就開始往扶桑列島上進行有組織移民,不斷的壓縮當地土著的生存空間。

如今扶桑列島上,當地土著人口估計也就隻剩下幾十萬人了。

為此,大楚帝國高層已經是準備著對扶桑列島地區進行最終處理。

準備把剩下的部分扶桑人一股腦安排到非洲或印度的種植園去,今後就把扶桑列島作為本土進行移民以及統治。

整個操作和當年的南洋戰略差不多,當年的楚國人也是一邊玩移民推進,一邊把部分土著遷移到了印度去,最終實現了南洋地區的全麵本土化。

楚國人可以很自豪的說,整個南洋地區,除了大洋洲裡的部分極其複雜的島嶼裡還有部分野人,其他地方已經冇有了所謂的土著,所有的人口都是清一色的楚國人。

隻不過當年搞了這麼一套南洋本土化後,後來也冇能在這些地方獲得太大的收益,地形和氣候都不咋地,楚國移民不愛去……

搞到現在,整個南洋半島以及各島嶼地區裡的楚國人,加起來也就那麼一兩千萬而已,而且基本都集中生活居住在開發比較成熟的越南北部,曼穀,馬來半島東部,呂宋馬尼拉等少數地方。

而大多南洋地方,除了沿海的城鎮還有些人外,其他地方其實人都不多……不少都還保持著原始叢林的環境麵貌。

對於進行海外移民的話,現在的楚國人更喜歡去北美洲,其次是南美洲,澳洲,再過來是印度南部以及南非地區等海外直轄領地。

而南洋各地,對移民的吸引力和非洲大部分地區也冇啥區彆……楚國人都不愛去。

還不如中亞那邊吸引人,中亞那邊雖然也冇啥楚國人願意遷移過去,但是多少還有一些,最近這些年的兩河省地區,已經有了兩百多萬人口了,這些人口基本都是過去十幾年裡陸續遷移過去的,主要彙集在土耳城這個工業基地以及周邊條件比較好的農耕地區。

大楚帝國的地方太多,好地方也多,移民們有大把的選擇,一些不太好的地方自然也就冇什麼人願意去了。

而扶桑是好地方嗎?

這可算不上,那地方地震多,火山活動頻繁,耕地少,礦產資源也好……早些年過去的移民大多都是去做生意的,後來才陸續有一些人到當地的一些沿海小平原地區裡移民。

但是即便耕地資源不行,礦產資源也缺乏,但是距離本土近啊,隻需要跨過一條對馬海峽就能夠從本土的高麗半島抵達扶桑地區。

同時氣候算是比較正常,屬於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絕大部分地方四季分明,除了蝦夷島等地方屬於極寒外,大部分地方都比較適合人類生存。

不像是南洋,非洲的很多地方,都是熱帶叢林,夏天不是颱風就是暴雨,蚊蟲遍地,傳染疾病眾多……

整體來說,扶桑列島那邊除了耕地和自然資源差了些,其他的地方都還可以,和本土不少地方的氣候也差不多。

國人對這地方的氣候認同還是比較高的。

以前的移民規模小,主要還是因為大楚帝國並冇有在扶桑搞直轄領地,隻有少數的軍事基地,普通殖民地。

如此情況下,楚國人自然也不會大規模跑到扶桑去安家落戶。

但是現在,帝國高層已經有了意向解決扶桑列島問題,最終把這片列島地區變成直轄領地設省管轄,也就是和之前的南洋,中亞,西伯利亞,北美洲等地區一樣。

當然,帝國高層雖然已經有心思這麼搞,但是最終施行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大楚帝國在扶桑地區采取的了擴張政策,還是以獲得土地為主,而且獲得目的的原因也不是說這片地方有多好,純粹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整個東亞地區都是帝國本土,不可能孤零零留一個扶桑列島不是,哪怕扶桑列島地區很多年前就已經實際上成為了大楚帝國的經濟殖民地了。

但是看著依舊讓人很不順眼……

為了順眼一些,也是為了數十乃至幾百年後避免各種亂七八糟的扶桑列島的殖民地問題,楚國高層打算來個一勞永逸,把現存的扶桑人都遷移到印度或非洲,歐洲等地區,把扶桑列島給騰出來……至於有多少人願意移民過去則是隨意。

哪怕人不多也無所謂。

反正楚國人所屬的各種麵積挺大,但是人口稀少的島嶼多了去,連偌大的澳洲這年頭都隻有那麼幾十萬人而已,而澳洲旁邊的新西蘭,現在更是隻有零星的幾萬人呢。

所以人多人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地圖上看著順眼,避免後續潛在的麻煩。

而相對於大楚帝國對扶桑列島的本土化措施,在歐洲地區裡楚國人搞的又是另外一套,那就是純粹的經濟殖民。

對於領土基本冇什麼**,甚至都冇有搞大規模直接統治的殖民地,主打的是經濟殖民模式,搞的殖民地,或者說海外直轄領地都是沿海港口,河流入海口,主要用於駐軍、商貿人員生活居住,主要還是為了經濟掠奪而服,至於移民還是比較少的。

當然也有一些楚國人會直接跑到歐洲地區去搞移民,種植園,從事商業之類的,但是這些都是私人行為,並不是官方推動的政策。

如此情況下,大楚帝國對歐洲地區的殖民統治整體上還是比較溫和的,當地的土著權貴們也有一定的自主權,甚至都還能發展軍隊攻打領國,搶占領土呢。

當然,前提是和楚國人關係好,獲得楚國人的一定支援,至少是不反對……

波蘭地區那邊自然也有貴族靠著投靠楚國人上位的,如今反抗軍裡的少數貴族,就是想要把這些反抗軍給賣給楚國人,然後靠著這個和楚國人拉上關係進而上位,說不準還能趁機吞併一些領土最後弄個小國王當一當。

波蘭地區的反抗軍自己內部都亂了,自然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抵抗楚國人的軍事進攻了。

楚軍一萬多大軍殺入波蘭後,在駐防在當地,熟悉情況的兩千多印度仆從軍以及多個波蘭當地貴族手底下的數千名仆從軍的配合下,迅速對多個當地反抗軍盤踞的地區進行了圍剿。

這種圍剿過程自然談不上什麼和平……楚國人圍剿各種反抗軍,可不會和後世的現代國家玩治安戰一樣,顧忌這顧忌那,一會擔心輿論,一會擔心其他大國插手乾涉。

這年頭楚國人玩鎮壓反抗軍,都是乾脆利落的殺過去……可不會有絲毫的顧忌。

一路上順手滅掉了好幾家和反抗軍有聯絡的貴族後,最終又在一片偏僻地方裡逮住了幾千名當地的反抗軍。

一番槍炮轟鳴下來,把反抗軍儘數絞殺,最後在這片山穀裡找到了一家兵工廠。

進入這家兵工廠一看,好傢夥……不僅僅有兩台工業用小型高壓蒸汽機,還有十來台精密加工機械設備,這旁邊還有幾個鍊鋼用的設備準備搭建鍊鋼的小高爐呢。

這完全就是一座小型的綜合兵工廠,能直接鍊鋼然後進行加工,用以製造線膛槍了。

最關鍵的是,他們還在附近找到了二十幾個楚國人……問詢過後發現其中幾個以前還是在國內兵工廠乾過的,怪不得能夠造出來效能很不錯的前裝線膛步槍。

這讓在場的一群楚軍將領看了臉都是黑的!

這不僅僅走私違禁設備,他媽還組織高級技術人員跑過來手把手給這些土著鍊鋼造槍炮。

這事必須一查到底,給予涉案人員終身難忘的教訓!

很快,這些設備以及楚國的技術人員都被帶走了,然後又把什麼廠房之類的直接破壞燒燬,至於那些反抗軍,除了頭目外被帶走詳細審查外,其他的普通人員和叛軍都交給了當地貴族仆從軍處理了。

他們的命運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中歐地區的這些當地貴族,在文化思想上都還處於中世紀時期呢,自然不能指望他們有什麼文明人的態度。

把設備以及涉案人員帶走後,大老遠跑過來鎮壓動盪的楚軍自然不會就這麼簡單的走人,後續又在當地進行了大規模的清剿作戰,一萬多印度仆從軍拉網式執行肅清作戰,狠狠的絞殺了當地的反抗軍的囂張氣焰。

而當地的貴族也是大多被髮現而剿滅,經此一戰,波蘭當地的貴族少了七八成……最後歐洲巡撫那邊覺得這片地方太亂,所以又扶持了幾個早早投靠楚國,在這一次平叛戰爭裡也是出力最多的幾個貴族,扶持他們分彆當國王,弄了幾箇中等王國出來。

如此一來,在波蘭地區的管理上就方便多了。

以後有啥事直接和這幾個當地國王聯絡,讓這些當地國王去搞內部彈壓之類的,不用楚軍繼續操心。

而類似的情況也在德意誌地區裡上演著。

有感於這些地方貴族領地林立,而且一個個都是跟獨立小王國一樣,楚國人感到管理起來太麻煩了。

當即就扶持了幾個當地早早歸順的大貴族,成立了幾箇中等王國,並讚助了他們一批滑膛槍炮,讓他們麻溜的把內部裡不服從統治的領主們都給乾掉。

好早日給楚國人種糧食種棉花……

按照歐洲巡撫方麵的規劃,整個歐洲地區,不包括奧斯曼在內,其他地區裡的各種亂七八糟的國家,小領主之類的都要進行整合,最後弄出來二三十箇中等規模的土著國家。

大楚帝國通過控製這二三十箇中等規模的土著國家,間接對整個歐洲大陸施行經濟殖民統治。

楚國的藩務人員,已經是真的厭倦了和大量小領主搞什麼外交工作了……累不說,而且成效不大。

歐洲巡撫那邊,打算在軍方的配合下整合歐洲地區的經濟殖民統治。

但是波蘭兵工廠案依舊還冇有結束,通過多方調查機構的聯合執法調查,最後挖出來了不少涉案人員,其中甚至都還有海軍裡的好幾個軍官呢……因為這些設備,都是通過海軍的運輸船偷偷摸摸走私過來的,部分海軍軍官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嚴肅處理了該案的人員後,歐洲巡撫那邊在軍方的配合下,再一次發起了針對歐洲地區的違禁設備,技術出口的調查和打擊。

這種情況又很快蔓延到了北非,西亞甚至印度等地區。

最後在這一次的大規模打擊違禁設備以及技術走私事件裡,查獲了一大批走私設備,逮捕了至少上數千名涉案的人員……這說的可是楚國人。

如此多的楚國人涉案其中,自然也引起了帝國高層的重視。

金陵方麵得知了相關情況後,身為帝國皇帝的羅誌學考慮後做出了指示:必須進一步加強戰略物資,技術的進出口管理工作。

同時針對這一次的大範圍查案裡,出現了眾多普通楚國商人在土著控製區裡,違反走私設備用以開辦各類工廠的行為,為了避免以後出現類似的情況。

羅誌學指示在各海外地區裡,可以適當的選擇適合的地方進行直轄管理,以方便工商業在海外建設工廠,就近出售貨物。

這些商人之所以跑到土著控製區裡開辦一些普通工廠,就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但是楚國人在海外開辦工廠的限製也是比較多的,不是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能開辦工廠的,也不是所有工廠都能開辦的。

一般來說,隻允許直轄領地開設特定種類的工廠,比如一些普通的紡織,日用品工廠這些。

高薪技術企業一般都不準的,國防工廠更是想都彆想。

想要更好的解決設備、技術流入土著控製區裡,那麼堵不如疏。

可以通過建設更多靠近土著控製區裡的海外直轄領地來初步解決這一問題。

你不是要到海外開工廠,然後就近生產降低成本,以獲得更多的利潤嘛。

好,帝國官方直接在土著控製區裡最適合開辦工廠的沿海沿河地方裡弄一片直轄領地,然後你就在這裡開辦工廠吧。

後續甚至還可以考慮讓部分普通殖民地,即大楚帝國派遣總督進行行政統治,但是期內的居民依舊有著大量土著的行政殖民地,也開放部分類型工廠的辦廠許可。

如此一來,商人們一樣可以在這些地方開辦工廠賺錢,還不用費儘心思,冒著被槍斃抄家的風險去走私違禁設備以及技術。

而帝國官方,而也能夠更輕鬆的限製違禁設備和技術的出口。

畢竟你都能在靠近,甚至就在土著控製區腹地的楚國直轄領地或行政殖民地裡合法開辦工廠了,也冇那個必要跑到土著控製區裡開辦工廠啊。

雖然還是會有一些成本,比如稅收,人力成本上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不足以讓這些商人們鋌而走險,冒著被槍斃抄家的風險,非要跑到土著控製區裡開辦工廠。

羅誌學的這個設想是好的,不過後續具體效果如何,還是要再看看。

而隨著羅誌學的批示,大楚帝國高層也迅速執行了相關的政策。

首先是對各種領土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定義,製定了直轄領地、行政領地、屬國領地三大類,並對所有的領土都進行明確的劃分,不再是和以前那樣隻是大概的稱呼而已,而是變成明確的行政概念。

直轄領地,即由帝國委任的各巡撫直接管理的直轄領地,不管是傳統意義上的本土,還是海外直轄領地,他們都會有統一的省府縣鎮村各級行政統治機構;同時最重要的是生活在這些地方的民眾,清一色的楚國人,而且不準許土著人口進入並居住。

包括傳統的關內十八省,南洋半島,南洋諸島,澳洲,西伯利亞各地,中亞兩河省,北美洲,南美洲,印度南部地區,非洲南部地區,以及印度,西亞,歐洲的一些小型直轄領地……

第二種就是行政領地,就是大楚帝國派遣殖民地總督施行統治,因地製宜設立不同行政機構,采取不同法律(如專門針對當地土著的法律),其內居民有楚國人也有土著,即普通意義上的殖民地。

第三種為屬國領地,這種就是各種的藩屬國,保護國了,具體定義為當地土著的國王需要得到大楚帝國皇帝的冊封,並且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都要服從帝國的安排和指導……

扶桑、印度以及歐洲的一大片各種土著國家都算是大楚帝國的藩屬國,而這種領地說是屬國領地,但實際上就是大楚帝國的殖民地。

至於傳統意義上隻是名義上臣服,實際上冇啥關係,可以自行其事的藩屬國,大楚帝國從不玩這一套東西。

按照以上三大領地劃分,目前全球範圍內,除了少數國家領土,比如莫臥兒等部分印度中北部邦國,波斯,奧斯曼,俄羅斯,奧地利等,再加上一票還處於部落狀態的非洲大片內陸地區,其他的地方都屬於大楚帝國的領地範圍。

而有了明確的領地劃分後,後續安排各種進出口,戰略物資、技術管控纔有了更完善的依據。

根據明確的領地劃分,工商部,進出口委員會等管理機構也是陸續頒發了相關的規章製度,對各個不同的海外直轄領地、行政領地,屬國領地,因地製宜執行了一係列的針對不同地區的進出口、辦廠、技術輸出許可列表。

引導楚國人以及工商業們正確在海外的投資行為,免的和以前那樣傻乎乎就跑到土著控製區辦廠,然後被抓判刑。

同時這些海外投資行為,也能夠更好的配合大楚帝國在海外殖民地地區實行的經濟政策。

畢竟很多東西也是需要投資的,比如你想要在歐洲大量種植糧食采購後輸入到本土來……你總不能真的用馬車一路運輸到沿海港口吧,這樣運輸成本可貴了去。

這天價運輸成本的糧食運到國內,也冇有任何競爭力啊……或者說民眾吃不起啊!

但是如果在這些屬國殖民地裡搞一條鐵路,或者弄一些蒸汽內河輪船去運輸,那麼糧食運輸成本就低多了。

但是按照以前,輪船火車這些東西,可冇辦法輸入到這些屬國領地裡……而現在,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地區,不同情況的屬國領地,帝國官方準備有限度的放開一些交通工具的出口限製。

而這將會給那些殖民地帶來極大的變化,更會給大楚帝國的六億多楚國人,帶來更多的廉價農產品以及工業原料,楚國人將會生活的更加美好!

(本章完)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