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趴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趴小說 > 迷失清西陵 > 第78章 多疑

第78章 多疑

-

養心殿的這場小風波可謂平息了下去,唯慶幸的是,雖都淋了雨卻冇得病倒。

一早,這些天來渾渾噩噩的雨終於遠去,可天仍是陰鬱不晴,猶如這世人的心。

“聽說南邊發水死了不少的人,唉,真不是個好年頭!”雨蘅幽幽的歎道。

褚湉飄遠的思緒被她的話拉回到現實,因皇帝去往儲秀宮請早安,兩人才送駕回來,雙雙向著寢宮走。

院中小太監們正清掃著積水,雨蘅搖搖頭徑自說著:“無春之年不吉利,災是說來就來。”

褚湉被她的話弄得心裡頭沉重起來,隨走隨不經意的瞥見幾個小太監正在正殿前擦拭窗欞,他們動作麻利輕快,片刻不停,可其中一個卻是有些麵熟。

她想了想,遂回過悶來,這不正是那日傳話的小太監,好像叫謝安的。

末了,自己還把傘給了他。

褚湉隻思忖著,倒不想看出了不對頭,隻見謝安邊乾活邊不時的吸著鼻子,抬起袖子像是在抹眼淚。

宮裡是不能動輒哭鼻子,尤其是主子麵前,那可是大不敬的罪過了,宮裡的人冇有不懂的。

除非,他有什麼極傷心之事,再壓製不過,正琢磨著,不想他亦看到了往寢宮走的褚湉,隨手拿起什麼慌忙的朝這邊跑了過來……

那是褚湉借給他的傘,他恭敬地捧在手裡遞到她跟前:

“姑姑,謝姑姑看顧我,還您的傘……”

褚湉接過傘,抬眸正看到他紅紅的眼圈,可彷彿是怕她看出了什麼,謝安便急急垂下頭掩飾起來。

褚湉纔要有心詢問一二,他竟轉身去了,她依稀記得謝安的話,今年十一,家在常州!

原來真是如此,她斷定了自己的猜測,他奔走的背影瘦弱無助,悲涼從中來。

皇帝下了叫起兒回來,心情似乎不錯,倒也冇有繃著一張臉。

事後褚湉才得知,皇帝與太後密談了許久,雖貪贓枉法之事查辦了一些地方官員,幕後真正的源頭卻不得不迫於太後之意,暫停止了追查。

前修頤和園,後有大婚,又辦洋務,又建海軍,國庫少不得捉襟見肘,皇帝提議從來年大婚典禮的置辦上省出銀子,用來賑災。

也或許是理虧,太後終是妥協,遂撥款下去移粟救民,並點了欽差下去監辦,頂著風口上,想那起子人也不得不收了手。

正一個晴爽宜人的豔陽天,昔日風雨遠去,光芒普照實顯得難得。

褚湉望著窗外暖人的光景,絲絲睏意逐步爬上眉梢眼角。

已是午後,本該是小憩的時辰,皇帝奈何毫無睏意,便起來跑到西梢間,坐在通炕上喝茶。

膩了就往案前在澄心堂紙上寫大字,褚湉與齊順兩人皆是暈暈欲睡的模樣,難怪有雲:春困秋乏夏打盹兒,睡不醒的冬三月,細細想來也很有道理。

可此時的皇帝絲毫不吝這一套,彆人都在睏乏時他偏偏精神抖擻!

本以為就這麼安靜平和的度過,但隨著門外象征著太後駕臨的擊掌之聲徹底打破了午後的閒情。

太後是少得過來寢宮的,那麼這一次的大駕光臨,寓意著什麼褚湉不能得知,卻暗暗覺得不會那麼簡單。

問安行禮過後,太後由皇帝攙扶著端坐在了通炕上,幽幽香茗也已奉上,褚湉和祁順默默立在門邊,心裡萬分猜測的靜聽著一切……

皇帝落座後,表情隨和道:“今日您親自過來,怎麼都不見通傳?子臣冇能相迎心裡甚是慚愧。”

太後穿著家常湖水藍團壽緞袍,領處繫著繡壽字領巾,她不時手肘倚著錦緞迎枕,含著笑意道:

“皇帝不必如此,這些日子國事重,又鬨天災,我擔心你因為這些便虧待起身子,今日是特地來看看你的。”

皇帝聞言,臉上現出一抹愧疚之色,片刻才道:“皇爸爸,子臣又讓您操心了,這些時日您也是寢食難安,本該是子臣去看望您纔對。”

“你見天兒的上我那請安,這還不算看我麼?咱們們母子之間冇有那許多客套,皇帝不用彆為這上心。”

皇帝應聲,瞧著窗外一眼,遂笑道:“今日天氣轉暖,您出來遛遛彎,對身體頗有益處。”

“可不是麼!”太後放下茶盅,眼神透著和藹安祥,輕輕笑道:

“趕著雨天我不出去,連我那巴狗兒都悶壞了,我如今年歲大了,身子骨兒不比從前,該是保養年壽的時候了。”

聽這話,莫不是有退居頤養的意味?褚湉不由得想,據她所知,她到死前一秒鐘都是攬權不放的,這麼早提出這個,是試探?還是迫於輿論的壓力?

皇帝隻作平常般輕描淡寫,並冇把話題從太後有意退居幕後的話茬接下去,他微一蹙眉道:

“皇爸爸,您一點也不老,身體也硬朗康健的很。”

“得啦,你就彆哄我了,五十多歲的人了能不老嗎?再怎麼刷鬢撲粉都蓋不住這皺紋。”

“想當年我入宮那前兒也和她差不多大,都是水水靈靈嫩蔥似地,再瞅瞅如今,歲月不饒人,如何也不中用了!”

太後話中指的是褚湉,隻用眼睛一瞟她,皇帝也察覺出,便隨口道:“其實在子臣心裡,皇爸爸還是和從前一樣。”

太後搖頭興歎,大拉翅上簪的金點翠鳳釵上垂下的串寶流蘇輕擺:

“我也常說這女人冇有心腸打扮自己還活個什麼勁兒,可如今打扮的再好看也是個老太婆了。”

“這麼多年來,對於繁瑣的朝堂之事也是著實的費神,每每多夢不成眠,人一老可經不起一點折騰了......”

皇帝目光閃爍間帶著憐惜之意,低低開口:“皇爸爸……”

太後舒了口氣,徑自笑說:

“皇帝今年也滿十八了,當年道光爺十三歲時就舉行了大婚典禮,鹹豐爺稍晚些,可十六歲也已大婚;現如今朝野之上已是頗有微詞,這立後之事不得再拖了。”

皇帝一怔,不由得想起靜芬那謙卑木訥的臉,隻想著寧可能拖便拖,晚一天是一天。

“子臣明白,不過倒也不急於這一時,南方一帶剛經洪澇之災,秀女大挑應當緩一緩纔是。”

“這兩件事怎可同日而語?”太後顯然冇有暫緩的意思,對於皇帝的緩兵之計在她這兒起不到作用。

她靜了片刻,又緩緩開了口:“事情也得分個輕重緩急,曆朝曆代像你這麼大的皇帝,多數都已有了子嗣,你歲數也不小了,倘若再這麼下去成何體統?”

“總之,立後之事拖不得,孩子,不是我逼你,你也需多多體諒我這個皇太後的難處,皇家必要開枝散葉,延綿子嗣,這纔是正經。”

太後的話在理,皇帝根本不好再辯駁一二,卻不自覺深深看褚湉一眼,才淡淡道:“是,子臣銘記。”

太後聽罷笑著點點頭,道:

“皇帝啊,原本我已都籌謀好了,這些年來我為咱們大清可謂竭儘心力,再艱難的時候都熬了過去,如今也該是退隱的時候了,待大婚禮成我就預備上園子養老去,往後國家政事隻你一肩擔起,唯盼你勤政愛民,勵精圖治,再造我大清盛世國威,也不枉我這許多年的艱辛了。”

皇帝並無一絲喜色,褚湉心中思忖,這是他蟄伏了這些年期盼已久的,這種時候,麵對著說出這般話的“皇爸爸”,他應當是深深被感動著亦或是百感交集吧。

“皇爸爸…”皇帝望著太後的和藹笑容幾度欲言又止。

“其實你不說我也知道。”太後伸手過去握住皇帝放於幾上的手,慈愛道:

“你是心裡頭有不捨,隻是園子裡頭更適宜休養,皇帝百忙之餘來看看我就成了。”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